第五节 文体活动
第五节 文体活动
1996年以来,农场文体事业稳步发展,经常开展以职工群众参与为主、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体生活。
1、以先模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影视创作活动,进一步弘扬企业文化。
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工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孙俊福,十几年如一日绿化荒山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宣传他的事迹,弘扬企业文化,展现北大荒人的精神风貌,农场党委以大手笔、重色彩运作先模人物的宣传。党委书记崔勋亲自跑管局、总局和省有关部门,主动与领导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经过努力,总局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由此5集电视连续剧的撰写、拍摄、制作工作拉开了序幕。1996年6月,国家一级编剧杨宝琛应邀来农场,进行孙俊福事迹剧本创作活动。1996年11月6日,农场和黑龙江省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5集电视连续剧《北大荒有座青山》在农场开机。拍摄协调工作由农场党委副书记郭郢、宣传部部长李景波具体负责。拍摄工作历经23天,于11月28日在农场关镜。该剧以农场职工孙俊福工作、生活为主线,反映他为祖国造林播绿无怨无悔的先进事迹。剧中孙俊福扮演者是鸡西话剧团演员姜永波、孙俊福爱人扮演者是省影视制作中心演员原方。导演是黑龙江省影视制作中心高迪。(《北大荒有座青山》主题歌见本章最后一页)
与此同时,由牡丹江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纪实性广播剧《种山的人》已经结束。该剧从1995年末开始录制,历经10个月的工作,四易其稿于1996年9月结束全部制作。该剧由牡丹江市左桂甫、朱鸥娜编剧,剧本播出时间长达1小时。1996年10月该剧在黑龙江省第七届广播剧“飞龙奖”评奖会上荣获一等奖。
1996年8月30日,总局拍摄的10集电视专题片《大荒涅》在农场开机。这部反映北大荒50年巨变的大型专题片,选择了垦区建场最早的宁安农场开机意义重大。农场派宣传部副部长李铁忠带队,在王辅刚、付永胜、高信等知情人的陪同下,与摄制组冯力、丁凯伟一行3人前往尚志寻根溯源,寻找1947年荒原第一犁所在地,并成功拍摄了所需采访素材,圆满地完成了专题片镜头拍摄任务。
2、围绕传统节日和农场重大活动,举办各类文体比赛,进一步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
1996年2月13日春节临近,为活跃节日气氛,农场在宾馆举办了卡拉OK大奖赛。比赛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学校音乐教师高娟获得民族唱法第一名,个体业主孙淑芬获得通俗唱法第一名。2月15日,农场举办春节茶话会,会上对卡拉OK大奖赛优胜者进行了颁奖,同时进行了汇报演出。
1997年,在迎接香港回归期间,农场围绕回归主题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6月7日,农场举行了迎回归知识竞赛,全场有17个单位60余人参加活动;6月17日,中学举行迎回归长跑活动,全校600名师生参加长跑。6月30日,老干办离退休人员举行迎回归座谈会;同时,啤酒厂组织了拔河比赛,小学举办迎回归书画展等项活动。通过各种文体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场人民爱国热情。
1997年6月13日,农场举行了建场50周年庆祝大会。当天晚上,农场内群众与所邀请的鸡西话剧团演员在职工俱乐部同台演出,共贺50年所取得的成绩。演出节目精彩,气氛热烈,俱乐部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观众。
1997年春节前,为了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农场宣传部组织录制了一台演唱会。节目长达一小时,歌手都是从场内各单位选出,节目主持人是杨向东和单丙英。节目制作完成后,在农场有线电视中播放,受到群众的好评。
3、突出特色,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全面提高孩子文体素质。
1995年上半年,农场小学开始组建腰鼓队,从此农场腰鼓队多次参加农场内外重大活动,受到人们的赞誉。学校购买了140个腰鼓,选派肖海翠老师出去学习腰鼓表演,并从全校学生中选拔优秀腰鼓队员。1997年场庆,腰鼓队在场部街道上进行了精彩表演,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2001年6月11日,腰鼓队应邀前往宁安市中小学运动会进行表演,受到宁安市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
农场场部还活跃着一支成人业余文艺队伍。他们经常自带乐器,聚集一起自奏自唱,自娱自乐。通过表演和交流,不断提高他们演奏、唱歌水平。
为了培养孩子音乐、绘画、书法等个性特长,农场部分职工利用业余休息日,陪着孩子前往牡丹江市业余学习电子琴、萨克斯、二胡等乐器;在场内业余学习绘画和书法,多方培养孩子爱好。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每年都举办绘画、书法比赛,激发学生努力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998年10月7日,在中国长城学会举办的《爱祖国、爱长城全国少儿书法摄影》大赛中,农场小学邓明洋版画《我和爸爸卖年画》获金奖,王琼的版画《看谁刷得快》、程欣的版画《我家的山》获银奖,韩金龙的书法对联获铜奖。1998年11月,垦区小学活动课素质教育研讨暨二届年会在农场举行,来自垦区9个分局的70多位教育工作者,对农场学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腰鼓表演、乐器表演等个性特长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10月12日,农场小学有16幅书画作品在“我的家园———中国”金丝猴杯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奖,获奖作品被编入《世纪之星》全国优秀小书画家作品集。
4、举办大型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身心健康。
每年“六一”前,农场中小学都要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运动会由农场教育局主办,中学、小学、幼儿园学前班师生参加。运动会开幕式上,农场主要领导到会并讲话,机关各科室领导及各单位领导前去祝贺。运动会开幕式,各校还组织表演师生编排的体操、集体舞,全面展示校园生活,反映师生精神风貌和教育改革风采。运动会一般为期两天,比赛项目有短跑、接力赛跑、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等,优胜者给予物质奖励。
基层群众文体活动,多以自发娱乐活动为主。体育活动以门球、篮球为主要活动内容。特别是门球活动,场部和各队常年坚持不懈,不但老年人爱玩,中年人和青年人也积极参加活动。
农场每年都举办1~2次大型体育比赛活动。1996~2000年,每年举办一次门球赛,农场各单位组队参赛,每年8~10个代表队近100人参赛。1997年6月28~30日,农场举办职工篮球赛,全场21个单位33个代表队330人参加比赛。比赛分场部赛区和生产队赛区,场部赛区男子第一名为非国有代表队,女子第一名为啤酒厂代表队;生产队赛区,男子第一名为八队代表队,女子第一名为三队代表队。1999年5月28~30日和6月4~5日,各队赛区和场部赛区分别举行了篮球赛。
农场不断加强文体设施建设,截至2000年全场建有篮球场15个,门球场8个,排球场3个。
5、积极创造条件,满足职工群众健美需求,努力营造有益人们身心健康的文化氛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身、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面对这种情况,农场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人们进行晨练和晚练,使其变成有组织的、有益人们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农场在职工俱乐部安装了音响设备,派专人按时播放乐曲,教练健身操。早饭前和晚饭后,人们可以伴随音乐做医疗保健操,跳气功迪斯科进行健身。通过有组织的文体健身活动,人们爱美、健康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