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葫芦栽培及加工技术
甜葫芦栽培及加工技术
王宝和 骆文齐
甜葫芦是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其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主要销往日本、南朝鲜、泰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每年需用量达6000t以上。甜葫芦自引入我国以来,主要在辽宁、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区种植。宁安农场1987年开始种植甜葫芦,1999年种植面积20h平方米平均产干条1500kg/h平方米,产值1.8万元/h平方米,纯效益0.9万元/h平方米。
1、甜葫芦主要特征特性
甜葫芦属葫芦科双子叶植物,喜温。须根平行分布;茎圆形有棱;叶卵形,掌状互生,叶缘波纹状。单性花漏斗形,雌雄花同株;果实为瓠果,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果皮厚10~15cm,种子由胚及肥大子叶组成,是无胚乳种子。
2、甜葫芦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施肥
甜葫芦忌重茬和瓜类前茬,麦类、玉米、豆类等茬口不限,以排水良好的平地、漫岗地为佳,对土质要求不严,沙壤、棕壤、黑土均可。采用伏秋整地,深松旋耕或平翻,秋起垄或春季顶浆起垄。垄距4m,垄宽09m。每公顷施磷酸二胺225kg、尿素150kg、硫酸钾150kg,起垄夹肥一次施入。
2.2育苗
a育苗时期及苗床设计:4月15日左右育苗,提前10d扣棚烤床。采用小拱棚育苗,棚宽15m,长度依育苗株数而定,每平方米可育苗50株左右,一般每公顷栽植1650株。
b种子消毒,浸种催芽:种子用50%多菌灵500倍液消毒2h,用清水洗净后在28~30℃的温水中浸种12h捞出,再在28~30℃条件下催芽,一般48h即可出芽。
c育苗土培制:育苗土为没种过瓜类的土壤60%,腐熟农家肥40%。营养袋直径15cm,高20cm。每营养袋土加3g磷酸二胺。
d植芽:芽长1mm时将芽平放在装好育苗土的营养袋中,覆1cm厚土,用1500倍液敌克松水溶液一次浇透,摆入苗床中。覆地膜,扣棚。
e苗床管理:出苗后撤去地膜,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晚加盖保温层。注意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出现高脚苗。定植前1周开始炼苗,定植前全天放风。
2.3定植
5月20日后定植。定植前覆地膜,按株距1.5m在膜上挖孔植入,并用1500倍液敌克松水溶液浇足定植水,用干土封严苗根部地膜。
2.4田间管理
a除草、松土:移栽后即进行人工或机械除草、松土,防止草荒,并及时趟地。
b枝蔓管理:每株留两条主蔓。从主蔓根部到第六片叶生出的侧蔓全部去掉,从第7片叶开始生出的侧蔓留3片叶后掐尖,以后连续留侧蔓。
c人工授粉: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雄花去掉花萼,将花粉轻擦雌蕊柱头上,然后将雌蕊转动使花萼向下。甜葫芦度成后坐在地上要放正。
2.5采收
授粉15~20d后,甜葫芦长到6~8kg,直径达20cm,开始采收加工。第一批要早采收早加工。葫芦采收后集中于加工点,第2天上午加工完。
3、甜葫芦干条质量要求及加工技术
3.1甜葫芦干条质量要求
水分不超过18%,鲜品削条厚度3mm,色泽雪白或微黄,一等品长度18~22m。要求无脏条、明条、老化条、结子条、种子条、黄条、青皮条,无杂质,无异味,不霉变。
3.2甜葫芦条的加工
a削皮、削条:将甜葫芦表皮青筋削干净,削成厚3mm、长18~22m的条,应连续出条,短条应单独晾晒。
b晾晒:削出的鲜条要及时搭在竹竿上晾晒,每3h转动1次,水分较大时勿摸勿捏,防止出现明条。
c熏条:削出的鲜条包括未达到规定水分的干条,每天都要入棚用点燃的硫磺熏蒸,以防止氧化、腐烂,保持条的洁白。加工上架的鲜条用硫磺烟在条下走一下烟,防止出现黄头条。一般用硫磺量为每平方米空间15~40g,第一次熏蒸的时间要长,用硫磺量要大,用上限;第2、3次用中下限;最后一次贮藏量用下限。达到要求水分的干条要放入塑料袋中扎紧口保管或放在小棚中定期复熏,保持干条的质量。
(本文原载《现代化农业》杂志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