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通信

第三节 通信


农场至2000年未有通信线路165公里,场部地区由原来的五排八线担,改为由电信局1500回路电缆出口。1985年以来,电话线路有较快发展,到1992年共架设水泥杆通信线路24.6公里。1988年,投资38万元,建成电信综合楼,建筑面积1 200平方米。1989年,安装上海生产的负式500门供电交换机一台。1990年2月,开通了WEFAX—22传真机,实现了农场与场外的直接文字联系。1992年安装山东潍坊生产的JK—4模拟程控交换机512线一台,同时安装交直流配电柜两台。10月,投资4万元,安装了一座40米高的微波天线铁塔,购置一套24路特高频载波设备。1993年载波设备开通,使农场电话交换网通过管局汇接并人国家公用网。长途传输线路达30路,结束了农场不能直拨国内长途电话的历史。1994年投资42万元,更换交换机设备,安装了山东潍坊生产的JSN—1数字程控交换机两台(1024门)割接开通,并同时购进武汉生产的交直流配电柜一台,从而实现了电话交换自动化,使农场的通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1995年,安装云南生产的ZZD06—4A型12路载波机3台,同时架设铝线杆路 33公里。1996年,又安装了上海无线电厂生产的小型程控机16—32线8台,分别安装在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七、二十四、二十五生产队。
             1985~2000年通信经营状况
  表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