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负责企业登记、个体登记、市场管理、商标、广告管理、经济检查以及经济合同管理。
一、企业登记管理
按照《工商企业管理条例》要求,1988年3月,召开了企业厂长、经理对话会,参加企业52户,参加人员63人。工商局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场工商 [1988]1号文件下发。主要内容是:放宽政策,搞活企业,发展经济。1985年以来,卫星工商物价局共办理企业注册登记156户,根据企业申请,及时为企业办理变更登记204份,增加企业经营项目216项,为企业办理产品商标注册26份。
二、个体登记管理
16年来共办理个体登记674份,私营企业登记3份,中外合资企业3份。在扶持个体户经济发展方面,农场工商局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尽力为个体户排忧解难,减轻负担,放宽经营范围,简化办照手续,为发展个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到2000年底,个体工商业户已发展到346户,从业人员460人,注册资金 551万元,营业额1 086万元。
1997年5月,针对农场企业下岗人员多的现状,为了解决下岗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场地问题,工商所协调有关部门,批建40户经商用房,为部分下岗工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十多年来,充分发挥了个体劳协组织作用,人员逐年增加,组织不断完善,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义务为商业区清理卫生,美化环境。1991年7月,为南方水灾踊跃集资捐款1 617元。1994年个体劳协积极筹办管局个体劳协“庆十一文艺汇演”。参加演出单位14个,参加演出人员120余人,卫星个体劳协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1997年农场举行职工篮球赛,卫星个体劳协获冠军。
个体工商业户发展情况(1985~2000年)
表3—40
续表3—40
三、市场管理
1990年以前,农场在大集体商店北侧建有30延长米双排简易露天农贸市场,摊位20余个。主要经营蔬菜、水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1991年8月,经农场批准兴建卫星集贸市场。经过3个月的施工,于11月中旬竣工,举行开业典礼。这座集贸市场耗资35.8万元,建筑面积1 100平方米。为全封闭式,内设18平方米的房间10间,9平方米的房间24间,大厅内设有封闭摊位60个。经营轻工、纺织、服装、海鲜、肉食、蔬菜、水果、烟酒、食杂等项目。经营者有场内个体户,也有外市、县及农场周邻农村经营者申请办照营业。这座集贸市场的兴建开业,使经营者免去了多年在露天市场遭受风吹雨淋日晒冷冻之苦,对安排职工子女就业,进一步活跃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0年4月,因在原址兴建商贸综合楼而被拆除。
为活跃市场经济,加大商品流通,从1992年5月起,农场创办了大集,每月一次。以前每逢15日,以后又改为每逢25日为大集。每次大集拥有摊位,最初不足百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来往顾客增多,后期大集摊位均在400位左右,人流在3 000~4 000之间。经营者有来自鸡西、鸡东、佳木斯、七台河以及密山、虎林的商贩。上市品种有2 000多种,日成交额20万左右。
四、合同管理
为企业把好关,搞好合同签证。1988年以来,检查企业经济合同签证1 486份,查出无效合同43份,为农场挽回经济损失近80万元。
认真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1989年3月,下发工商字[1989]2号文件《关于在全场企业中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的通知》。在开展活动中,卫星乳品厂、卫星商场等18个单位,先后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随后在全场范围内实行经济合同统一文本制度,完善了合同签订的法律手续。
五、经济检查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假冒伪劣商品不断出现,经济检查的任务越来越重,打假扫劣、维护消费者利益是经济检查的主要任务。几年来,共查处假冒伪劣商品487种,2 653件,销毁假冒商品价值人民币21 647元。查处违法案件8起,罚没款4.6万元。另外还认真查处了河南夏邑施工队倒卖钢材及卫星糖厂倒卖化肥和非法经营甜菜种子案,共罚款45 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