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扶贫帮困

第六节 扶贫帮困


自1985年以来,农场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做扶贫帮困工作,累计扶贫578户。到2000年底,累计脱贫535户。
  工会在扶贫帮困工作上,除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困难户脱贫致富外,主要做好三个“提供”:
  一是提供信息。结合困难户的实际情况,选准开辟致富门路。工会多方收集信息,按照农场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帮助困难户选择项目。农场给每个单位订有《农村经济信息报》,场工会出《工人之友》小报,同时,注意宣传这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通过各级工会组织的努力,开辟有养牛、养猪、养鸡、养兔、大棚蔬菜、食用菌栽培、种植经济作物等10多个项目,困难户根据各自环境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
  二是提供技术。1.将困难户的名单提供给业务技术部门,要求作为重点进行指导帮助,做到服务到家、无偿服务;2.根据不同项目,购买《科学养猪问答》、《商品动物与养殖》、《保护地栽培新技术》等书籍和资料送给困难户;3.困难户在项目落实中出现具体困难和问题时,工会做到“经常过问,及时解决”,力争扶持1户,脱贫1户。
  三是提供贷款。多方筹集资金,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1985~1990年末农场工会从节余的经费中拿出3万余元无息贷款,共贷款77户,平均每户380元。四队徐玉光家里2头奶牛不幸意外被烧死,心情十分沉重,工会及时贷款 1 500元帮他恢复了生产。
  上级下拨扶贫款,1994年2万元,1995年3.2万元,1997年2.5万元,1998年4万元,共计11.7万元。农场在1995年初成立扶贫基金会,到1997年筹集资金438 100元。把这些资金贷给全场90户困难职工家庭,使他们很快脱了贫。
  在农场贫困人口中,最困难的是年迈并丧失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鳏寡孤独的退休工人。全场有24人。1997年农场对这些退休工人实行给护理费政策。对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年付护理费2000元;有部分自理能力的老人,年付护理费600元。由所在单位安排人员与被护理人签订合同,单位、护理人、工会各1份合同书。护理工作按合同执行,直到被护理人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