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贯彻中西医结合方
第七节 贯彻中西医结合方
1、中医工作历年发展情况
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是1955年以来党的一贯方针。1973年,兵团四师卫生工作会议重新布置了这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原农场门诊所有一年纪比较大的中医,后来调到县药材公司。1963年由哈中医学院分配来场一名毕业生。是农场当时卫生部门的唯一大学生,因之在卫生员培训中适当安排了中医中药科目,使全场医务人员了解了一般的中医中药知识。
1976年,四师在裴德医院开办三期中医普及班(学期半年),我团医务人员全部轮流参加,并有两人参加了兵团在哈尔滨办的中医学习班,在临床上都能适当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
1978年,从哈中医学院分配我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我场医院现有中医达到4名,开展中医病床5—10张。
2、中草药采制和使用方法。
1963年,医院开始中草药采制和使用,由于重视不够,采制数量很少。 1965年,上级提出了要求,在采制方法上有了提高。1968年至1978年每年采集干品千斤左右,有20多个品种,如:五味子、艾叶川山龙、益母草、升麻、苍术、玉术、芍药、黄芪、秦皮、暴马子、满山红等。自种中草药面积五亩左右,品种有黄芪、荆芥、防风、红花、党参等。并建立了一个开展中草药制剂的小药厂,自制了风湿丸、风湿酒、全鹿丸、养荣丸、健胃丸、冬青膏、益母浸膏、五味子糖浆等十余种,开展中药西制,如黄连李注射液。川芎注射液、691注射液等。用于临床效果很好,副作用小。当时还解决了资金紧张和药品缺少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