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银
曾纪银
曾纪银(原名继银),湖南省黄安县(原河南新县)人。1917年9月,出生于黄安县子仁区第一乡曾岗村一个贫农家庭。1930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4月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曾纪银参加红四方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十师二十九团三连战士,十一师三十三团通讯员、十一师师部通讯副班长、红三十军军部学兵连连长,通讯连指导员、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五连连长。由于张国涛的反党活动导致长征中西路军(包括红三十军)失败,经指战员浴血奋战只有一千人突围,辗转战斗从祁连山到了新疆。曾纪银随部队到新疆后任班长、排长。抗日战争时期在淮北新四军历任付营长、营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三野九纵队七十九团一营营长、二纵队五师警卫营长,淮北军区睢县总队副总队长,皖北宿县军分区独立团副团长。
全国解放后,1950年先后在南京三野军大和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因学习成绩优秀被评为军事学院速成系“上等学员”。1952—1954年,调安徽省公安部队任大队长、团长,河南省商邱县预六师副师长。1957年在商邱率部队防洪立功,在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中受到表扬。
曾纪银出身贫苦,七岁就参加劳动12岁讨饭,13岁参加红军。参军后在战争中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九口人全被敌人杀害,他怀着阶级仇,民族恨投入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战争。在红军,新四军中曾纪银屡立战功,由班长晋升连长。1936年在西路军高台血战中立功,红三十军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1937年土月西路军红三十军在甘肃永昌众寡悬殊的浴血战斗中,曾纪银因作战勇敢,“在红军报”上受到表扬;1940年在新四军六支队(师)任付营长时,政治部授予他战斗英雄奖章;1941年在新四军四师三十三团任一营营长时,师政治部授予他模范党员称号。1949年在安徽宿县独立团任付团长时,因剿匪、生产成绩好,被军分区评三等功一次;1954年在安徽公安四十三团任团长时,被省军区评三等功一次。
1957年6月党和国家授予曾纪银同志三级“八一”勋章、“独立”勋章和“解放”勋章。
1958年红军老战士曾纪银,身带战伤(三等甲级残废),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率领部队转业官兵,集体开赴北大荒垦荒前线。来北大荒后,1958—1961年任三级制八五○农场副场长、副书记,1962年调农垦部实验农场任场长兼党委书记。1965年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任副参谋长。1975年任新疆阿克苏地区农垦局局长,党委书记,1979年任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