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年
一九六○年
1月1日:因天灾减产,造成连年亏损,故只好停发(拖欠)职工工资(五分场由农垦部直供故未在此列),吃粮记帐,个别急需用款可零星予支。
1月3日:农场科以上领导干部集中整风学习结束。
1月4日:从辽宁、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农村来场串亲投友的六百多人在农场安家落户。
1月8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决定进行为时九天的肃反运动验收工作,重点是五分场和太和畜牧场。
1月22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关于右派死亡的调查报告,共死亡17人,死亡原因系水肿突然死亡。
2月3日:农垦部决定将八五○农场五分场第七、九队作为机械化试点单位。七队为农垦部试验队,九队为五分场试验队。
2月5日:八五○农场成立608工区基建指挥部,周道仁(农垦部基建处长)任指挥,郭崇华任书记。
2月22日:局通知八五○农场,要将三门(家门、学校门、机关门)干部分批分期下放劳动锻炼。但对有严重政治历史问题未弄清,品质恶劣的干部不能下放。
3月3日:中共牡丹江农垦局委员会决定,从八五○农场调出66名干部去充实垦区各单位的领导力量。
3月6日:五分场成立试验站,站址设在一队一个马架子里。有四名技术员,20名职工,站长周世柱,政指朱从。
3月18日:中共八五○农场五分场委员会在辉崔召开第三届党代会,出席代表114人。
4月6日:总场成立开荒指挥部,下设一个开荒大队,五分场付场长杨振义任大队长,赴内蒙、河北,湖北等省支援开荒。
4月10日:试验场(现十队)和11队(老爱民)合并改称四队,队长杨长富,政指李福昌。
4月12日:总场任命杨振义为五分场付场长兼七队(现十八队)队长。任命阎国印为五分场付场长。
4月23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责成“三反”办公室派工作组赴太和畜牧场太兴大队调查处理大队长贪污腐化、书记蜕化变质问题。
5月15日:八五○农场在五分场由王震部长亲自参加下召开了水利现场会,要求全场突击10天实现田间沟网化。
5月14日:二分场做出学习毛主席著作规划,并提出要闯“三关”,即学习理论神秘关;学习理论唯条件关:工、学矛盾关。
5月26日:王震部长在八五○农场做“关于五分场规划纲要”的报告,他强调说,“五分场做为办现代化农场的一个点,通过点的实践,要总结出经验推广到面上去”。
5月31日:王震部长写信给牡丹江农垦局局长王景坤:“将八五○农场五分场的规划草案印发垦区各农场讨论”。
6月3日:农场修配厂共青团员,双革能手张文化安装成功半自动化“皮带锤”。可节约人工15个,提高工效十倍。
6月4日:农场调往呼伦贝尔和黑河两垦区106名干部。
9月19日:奉王震部长之命,调八五○农场副场长付传友到呼伦贝尔任总场场长,副书记王思润任总场书记。
6月27日:中共八五○农场五分场委员会决定,成立农场史编写委员会,李子英(书记)。郭善庆(副书记)任主任委员,郭崇华、王国良任副主任委员,夏玉祥、杨孝文、武翠俊、吴兆林、徐光华、阎国印、林吉开、季流为委员。下设编写办公室,由季流、张千鸿、段公健、钱道源、林维进等同志参加办公室工作。王伯强、王震为顾问。
7月5日:农场调往甘肃垦区19级以上劳动干部20人。
7月10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政治部以生产运动为中心,组织“双革”(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会.在此会上太和分场获得播种冠军;一分场获得开荒冠军。
8月15日:农场在肃反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挖“潜特”办公室。
8月29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成立书记处,由张其俭、余友清、曾纪银,柏华、孟宪春等五同志组成,张其俭同志为第一书记。
10月6日:卫星城建成10,000平方米的孵化大楼一栋,同时从密山接来30,000多只小鸡放入孵化楼饲养。
11月17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决定,对8名同志不作右派处理,给予纠正。
11月19日:因雨成灾,粮食减产,经营亏损,“卫星城”停建,只完成计划建筑面积的50%。
11月30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决定,对127名右派分子给予摘帽。给6名已故右派分子摘帽。 12月16日:中共八五○农场五分场委员会在“卫星城”召开第四届党代会,出席代表101人,列席代表7人。
12月18日:中共八五○农场五分场决定:“撤销畜牧队,建立奶牛队(现八队);三队改为三八队:育雏队与鸡队合并;付业队改为粮油加工厂;基建指挥部改为基建大队;志愿屯(现19)划规七队(现18队)管理”。
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决定,对三队“反党集团”18人分别作出撤职降级处理(现已平反)。
12月20日:五分场由农机技术员王士柯负责改装三台木炭车,以解决汽油之不足。
12月21日:职工,家属中出现“浮肿”病,修配厂多达20%,不得不停工休息,为此,农场决定成立营养灶。
12月22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在西岗召开第五届党代会,出席代表125人。
12月23日:五分场召开代食品(用豆秸粉碎过筛做成)加工现场会议。
12月25日:中共八五○农场委员会选出19名代表参加局县第三届党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