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学习雷锋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本场以创五好生产队为中心,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全场各级组织各行各业,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扬雷锋事迹,出现了人人谈雷锋,事事学雷锋的大好局面。并结合贯彻中央“关于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的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普遍进行了忆苦思甜,新旧社会对比的群众自我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广大群众唤起了阶级感情,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自觉起来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批判“小自由”过杠的现象。关心集体,一心为公,助人为乐的共户主义风格大发扬。广大群众生产劳动积极性高涨,起早贪黑忙生产,农忙一般田间作业长达10~12小时,以往干部敲钟催上工变为劝说职工劳逸结合按时收工。各项经济政策得到很好贯彻,学雷锋做好事活动遍及全场。皖峰三个青年路遇拉粮汽车掉了几袋粮食,原想拣回去自己吃,但他们一想到雷锋,改变了想法,交给了公家。青年利用业余时间,大搞义务劳动,修桥修路,拣拾机具零件、积肥。为食堂割豆角架;各队集体宿舍,过去无人打扫,垃圾遍地,学雷锋后,人人争先清扫,焕然一新;小学生自己修桌椅,扫厕所,处处做好事,不留姓名。有个团员,去部队探亲,到部队的第一天就到处做好事,帮助战土缝洗衣服,受到部队来信赞扬。学习雷锋活动的开展,使我场社会面貌大改观,新人新事层出不穷。
面上社教
1964年初农场开始进行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成立了社教运动办公室。二月份抽调部份场领导、科室领导、生产队政指参加了分局三级干部会议。2月20日至3月1日召开了农场三级干部会议,未参加分局三级干部会议的场领导、机关干部、队长,连队工作人员和部份职工家属代表参加会议,到会人数400名,党团员占74.8%、按单位党员多少划为15个党支部,也是学习大组,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规定》(即双十条)和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学习文件,提高认识,“洗手洗澡”自觉革命。同时农场组织了面上社教试点组,以八队为试点进驻八队。面上社教,对提高全场各级干部的认识,改进领导作风,干部参加劳动,密切干群关系,收到了有益的效果。之后由于总局决定将在我场进行点上四清,全场未铺开。
点上四清
1964年12月1日,东北农垦总局社教总团八五四分团在王桂林率领下进驻我场。共29个工作队,430名队员。农场机关和所属各基层单位,全部派进工作队。全面开展阶级斗争,进行以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为内容的点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1965年6月初结束,历时六个月。
运动过程大体分两个时期(二十三条前后)两个阶段(四清,两斗组织建设)四次高潮。
二十三条即(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中共中央改治局召集的全国工作会议讨论纪要)下达前,主要进行宣讲双十条,扎根串连,三周一访,搞了大量的摸底调查。元月中旬召开农场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场级干部“洗手洗澡”,全面检查领导核心中的四不清问题,解放了好的和比较好的干部,推动了队一级干部自觉革命。从而揭开了四清的序幕,这是第一个高潮。二十三条下达以后,社教团撤离农场回佳市集训。春节后再次进场,全面深入宣讲二十三条,放手发动群众,组织基层干部“洗手洗澡”经过大会批判教育,取得群众谅解。解放了一、二类干部和部份三类干部,约占干部的50%以上,使斗争锋芒集中在三、四类干部身上,主要是,政治不清、经济不清问题。于三月中旬召开农场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清经济为重点的全面四清高潮,解放了干部的大多数,约占80%,形成第二个高潮。会后一边继续解放干部,达到团结95%以上,一边积极进行“两斗”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了四个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清理阶级成分,评审四类分子,以及部份组织建设工作。四月下旬召开了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斗争大会和对敌斗争大会,掀起”两斗“高潮,也就是第三次高潮。继之,以整党为中心,整顿了党、团、工会、民兵、妇女等组织。穿插进行改革制度,建立健全政治工作、群众监督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各项制度,制定生产建设规划。为巩固社教成果,农场于1965年5月25日至27日,召开了第七次党代大会,于一厚代表前届党委做了题为:《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巩固社教运动成果,组织生产高潮,为实现1965年粮豆总产八千六,力争一万吨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工作,产生的新的领导机构,提出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并相继召开了工会会员、共青团、民兵,五好总评授奖大会,在全场掀起了夺取万吨粮甩掉低产亏损落后三顶帽子的生产热潮。至此,运动在第四个高潮——巩固社教成果的高潮中结束。
四清运动取得了积极成果。首先是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了。运动发动了群众,教育了群众,提高了觉悟,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树立了主人翁思想,生产积极性增强了。职工、家属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不怕苦、不怕累,不争工分,不计报酬,为革命种田,决心摘掉低产,亏损,落后三顶帽子,其次是干部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广大干部树立了深入群众,参加劳动,遇事同群众商量的新风。工人说:干部还是那几个干部,可是人变勤了,思想变好了,脸上也有笑容了。干部说,过去脱离群众,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帮,现在和群众干在一起,吃在一起,说一句算一句,工作好干多了。三是解决了干部,工作人员中的四不清问题。
全场参加运动的干部、工作人员共355名,清出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21名,严重多吃多占的43名。清出脏款65820.24元、粮食23009斤、粮票10008斤、布票1141尺、豆油197斤,清出有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的23名,有腐化行为的63名,其中有23人受到党内或行政处分,法办1人。使干部,群众都受到了深刻教育。四是充实加强了各级领导核心。运动中共调整了22名领导干部,选拨了11名优秀工人充实领导班子。整顿改选了各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增强了战斗力。
点上四清,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错误理论指导下,混淆了敌我界线,把本来不属于敌我问题的同志,也当成所谓走资派进行批斗。工作队一进场就扎根串联,把农场的干部看成漆黑一团,全部推上“楼”,把搞经济工作的一概认为四不清。打击一大片。运动中使不少的干部和群众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心理上造成严重创伤。
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
我场1963年在学习雷锋的基础上,结合创五好生产队运动,逐步展开了群众性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1965年点上四清运动将这一学习活动推向新高潮。全场普遍建立了常年学习制度。到1965年6月全场三千余名职工,购买了毛主席著作,语录,辅导材料七千多册。农场培养了学习典型,数次组织学习积极分子巡回报告。广大群众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认识事物,分析情况,指导行动。遇到困难从《愚公移山》中学习革命的胆略;对待工作学习《为人民服务》“完全彻底”的革命精神;碰到公私关系问题,从《纪念白求恩》中,学习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风格:“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军事指挥艺术被广泛应用到生产指挥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着职工队伍,涌现了批批先进典型人物,成为促进农场各项建设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