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农机修造

第六节 农机修造



  一、修理事业发展概况
  1957年秋建起修配厂时有工人20余名。车床一台,立式钻床一台,电焊机一台,充电机一台,喷油嘴试验器一台。当年冬天修车24台。1958年决定拖拉机一律到修配厂修。8月由于电焊负荷大,排气管喷火未能发现,将厂房烧掉。厂房恢复后引进C—620,C—630车床二台和刨床一台。因设备不配套,手工活很多,仅钳工就有16人之多、占全部人员的23.8%。 1959年在大席棚里成立了翻砂车间,能翻一般的不太复杂的小件。1959年已能承担50—60台修车任务。由于农机具不断增加1959年成立了一、二、三分场修理所。
  1960年开始建现在的大厂房,1961年11月份已投入使用。到1961年底有总场修配厂一座,分场修配所八座,生产队保养间11幢,烘炉29盘,修配面积已达4126平方米。主要金属切削加工设备24台套,其中总场修配厂14台套,其它修理设备36台套。全场有专职修配工人168名,修配厂76人。
  1963年修理所拆散,设备、人员部份调修配厂,使修配厂,修理能力得到加强。
  1964年到文化大革命前,是修配厂修理技术,服务方向,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比较好的一段时间。相继建起和完善了一些修理制度、加工工艺,建立了修理档案。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使工人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原来大修一台车成本7400元,降到6400元。到1965年已有厂房面积2123平方米,修理工人91名,各种切削加工设备25台套,主要修理设备20余台套,每年承担65—70台车修理任务。
  文化革命开始,造反派掌权,正确的规章制度被批判,企业不能正常生产。1969年由于中苏边境局势紧张,修配厂主要精力用于生产武器,使修理和制造质量受到影响。
  1970年兵团对修理工作提出:平战结合,以修为主,修造结合。广大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在1971年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仍完成93台中型车和20台小型车修理任务。1972年后为连队制造了小台钻、粉碎机、平虎钳等设备110台套,农机具配件一万一千余件。
  1973年团党委对修理工作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大搞修旧利废和技术革新,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修理成本,严格工艺规程,提高修理质量。并着手片上修理点和中心修旧车间的建设。要求1975年前除新连队外,基本达到高号保养不出连,1980年前完全达到修配厂担负大修,修理点担负小修,连队承担高保的三级修理水平。
  1973年后中心修造厂发展很快,先后建起旧件修复和大机加新翻砂车间。同时建设了铸钢炉,扩大了化铁炉。到1982年生产厂房已达4423平方米,主要设备近六十台套,固定资产总值1313491元。总人数231人,共中生产工人191名。
              修造厂历年人员情况表



  在重点武装中心修造厂的同时,加紧片上修理点和连队自修能力建设。1977年开始团山修理厂的建设,1978年投入使用。1978年决定成立六个分场,同时每个分场要建起修理所,到1980年各修理所领导和工人已基本配齐,在1981年严重涝灾的情况下。分场修理所和巡回修理组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紧武装连队,提高自修能力。举办连队修理工学习班,配备检验仪器,制造专用设备。经过十年努力,基本实现了三级修理体制。冬检进修配厂检修机车台数由1978年的96台,下降到1982年的68台,下降了29%。
  二、修造厂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措施
  以前对生产队修车和加工配件不收费用,1960年后试行收费办法。“社教”后本场规定修配厂要实行工时费用制,要求出勤在90%,工时利用在65%,工时成本1.20元,若出现生产亏损,由本场补贴。这一办法一直到1975年。1975年前修配厂一直是亏损,最多的是1973年,亏损十万元。但这一时期对连队的修理加工收费标准比较稳定,没有随便上升、下降。 ]976年以后实行财务包干制,给了利润指标。随着生产发展,本场给修造厂下达的利润指标逐年增加。修造厂又将利润指标下到班组,形成人人关心生产、关心经营成果的局面。
              修造厂历年产值情况表



  在生产中实行的另一个办法是,实行工时定额奖。对完成工时定额,产品符合要求,并有盈余工时者,年终给予奖励,由于检验制度不够严格和部分工人责任心不强,因而修理与制造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1978年起配备八名技术鉴定和产品检查验收员,分布四大车间,对所出产品逐项、逐台、逐件检查验收。厂里还专设一名副厂长,主管技术。
  实行产品三包制和生产奖惩制。1977年修造厂编定121项147条有关企业生产、财务管理、安全教育等规章制度。1980年修造厂向用户提出产品三包制。1981年修车出现22起事故,损失1398元,赔款1042元。
  抓技术培训。1980年起,定时对工人进行技术和文化补课,制定了学习考核和年终分配挂勾措施.坚持生产有图纸,加工有工艺,成品有检验,修理有档案制度。
  三、修造厂现实生产管理体制
  现设厂长一名,生产副厂长两名,技术副厂长一名,后勤副厂长一名,指导员一名。厂部设有生产组、财务组,技术室、调度室和材料室。厂设四大车间(大修、机加、翻砂、修旧车间)和一个后勤供应组。车间设主任、副主任、技术员,检查员和统计员。厂设总统计员一名,主管全厂核算,工时利用等。现有工程师三名,技术员五名,助理工程师六名。
  全场主要修造设备表修造厂主要设备统计表
         全场主要修造设备表修造厂主要设备统计表



             修造厂主要设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