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渔业发展概况

第六章 渔业

第一节 渔业发展概况



  本场河流较多,场区处于两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相夹地带,尚有小清河、柳毛河及一些无名河岔与两河相通。河道弯曲,河床浅,与泡沼相连,饵料丰富,适合鲤、鲫、黑、狗、鲶、鲢等渔回游和繁殖,故本场水产资源较为丰富。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本场现有大小水库、池塘15个,养殖面积扩大到5380亩。总之,无论是自然捕捞还是水产养殖,本场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本场打鱼队建立于1958年12月,全队20余人,次年,发展到40余人,同时新建七虎林河七道亮子(现十五队处)。1960年打渔队发展到50余人,又新建七虎林河五道亮子(现三十四队处)和六道亮子(现二十二队处),当年捕鱼成绩显著,荣获农垦局“先进集体”称号。1961年本场将八道亮子交给了迎南机械厂,人员减少到40余人。第二年撤销六道亮子,仅剩五、七道亮子。1965年打鱼队撤销,编为一个班12人连同鱼亮子一起交生产队管理。 1972年本场又恢复了打鱼队,共计20余人。在公路大桥处建了八道亮子,又盖了房子,在现三十九队处建了四道亮子(在阿布沁河)。次年,打鱼队增加到30多人。打鱼队从1972~1978年,广开门路增加收入,除了打鱼,每年都烧10多吨木炭和打40余吨马草。特别是五道亮子多年被评为农场的先进班组。
  1979年打鱼队又被撤销,阿布沁河四道亮子交给了当时的北线指挥部;七虎林河五道亮子交给了南线指挥部,八道亮子交给了公路管理站。次年,六、七分场成立,四道亮移交给七分场,五道亮子移交给六分场,两个分场均配三人管理,交给公路管理站的八道亮子停止了渔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