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党员队伍 1956年,根据党的“八大”会议精神,党的组织不是继续扩大党员队伍,而是着重提高现有党员的质量。一直到1959年才开始发展党员,经过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共发展新党员65名。1966年至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党组织停止活动没有发展党员。从1969年兵团组建后又开始发展党员。
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本场生产建设的发展,本场党员队伍也在发展和变化。
1956年铁道兵部队复转官兵1700名,组建本场。其中党员667名,党员占职工总数的39.6%。本场能在头顶蓝天,脚踏泥潭的艰苦条件下站住脚,在边陲荒原上扎下根,除有上级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外,与占职工总数近40%的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本场接受复转官兵3460名,其中党员1367人,占复转官兵的39.5%。全场当年党员已达2196名,仍占职工40%左右。从1959年以后干部陆续外调,党组织停止发展党员,党员人数逐年相对减少,到1962年,党员减少到1586人,仅占职工总数的20%。1962年以后干部外调以及部分单位移交林业系统,到1965年党员已下降到 634人,仅占职工人数的17.3%。文化革命中党组织停止发展,职工相对稳定,党员总数变化不大。1969年后党员逐年发展,到1982年底,共发展新党员634名,除外调,青年返城减少外,1982年底全场有党员1366名,占职工总数的13%。
历年发展新党员情况表
党的组织和党员发展变化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