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节 教育发展概况



  本场第一所小学创办于1958年夏,同年九月一、二、六分场也创办了小学。1959年,四、五分场又办了两所小学。是年迎春小学还开办了一个初中班(六年级),教师3人,学生 24人。1960年16个分场级单位有14个单位开办了小学,教师37人,学生790人,1962年本场体制调整,教育交给虎林县文教局管辖。1963年本场体制调整,分场撤销,小学由分场办改为队办,全场有21个队级单位开办了小学。1969年农场改团后,教育又收回改团办,中学教育发展比较快。迎春学校改称第一中学,并在团山建立了第二中学。1971年在第一中学开办了三个高中班,教师八人,学生132人。年内又在皖峰建立了第三中学。1977年在十九生产队建立了第四中学。1978年在迎春科研站处建立了农机校。
  1979年于十四生产队成立了第五中学,在现六分场部成立了第六中学。1980年在现七分场部成立了第七中学。
  截止1982年全场共有学校39所,其中12年一贯制学校一所,职业中学一所,九年一贯制中学六所,六年制小学31所。
  全场共有教职员:12582人,其中中学教师143人,小学教师220人,职业中学教师23人,干部(付教务主任以上的)31人,工作人员20人,后勤工人145人。
  全场共有中小学在校生5077人,其中中学生1861人,职业中学生750人,小学生2466人。
  全场教育经费支出1971年为164,966,46元,1976年为309,000元,1982年达到702,7963元。
  全场校舍总面积为25065平方米,其中中学校舍面积为14259平方米,职业中学校舍面积 1781平方米,小学校舍10589平方米。
  全场已普及了初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