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后记
后记
八五四农场史编写工作,是从1982年10月着手进行的。农场党委根据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党委(82)11号文件精神,成立了农场史编审委员会。下设场史办公室,抽调四名同志专职从事编写工作。
专职编写人员于1982年11月13日集中后,经过短期学习和工作安排,从11月份开始,深入调查采访,收集查阅资料。我场1956年至1969年的文档资料,在组建兵团时,全部损失,给编写场史带来很大困难。经过六个月的内外调查,共查阅案卷1562卷,先后摘抄,采访口碑资料,总字数达643200字。还征集到农场前期机关干部的工作记录本28册,农场前期照片 406张;创建初期珍贵相片45张,以后几个时期的照片和底板1000余张。之后,坐下来,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分析史料,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电话询问”等办法,查证核实,基本上理清了我场廿七年来,艰苦创业的曲折道路。1983年6月开始,着手分工编写,经过数次讨论修改,逐章报送编委审查修改后定稿。
专业志在农场史中占主要篇幅,也是反映建场以来,各项工作经验教训的重要组成部份,资料性很强,编写难度大。农场党委和各级领导给了很大的关怀和支持,农场主要领导亲自召集会议,反复动员,指定落实专业志主笔人,限定时间,提出要求。参加编写专业的主笔人共廿六名,其中有13名正副科长,其余同志也多是各项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其中有工程师,农艺师、兽医师、会计师、医生、技术员;有的多年从事机关工作或专业工作,阅历深,知识面广,掌握农场情况多。尽管他们的本职工作都很忙,都能与场史办主动联系,密切配合,同心协力。
在场史编写过程中,我场的创始人、副场长李瑶含、高文德同志给了热情的赞助和支持,并介绍了筹建八五四农场重要历史情况;吕士恒、贾文德、王廉芳、方茂煌等同志提供了保存多年的珍贵史料和相片;总局档案室、虎林县战备档案库、八五○农场场史办、八五六农场场史办,都给了我们热情的支援和帮助。农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老干部,老垦荒战士都给了我们积极支持,仅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还得到了总局、管局农垦史办公室的有力指导,也顺致谢意。
八五四农场史,在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参加编写工作的专兼职干部,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终于脱稿,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肯定会有不少错误和遗漏之处,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五四农场场史办公室
一九八四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