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妇联

第三节 妇联


   
  组织:1957年总场设妇联,分场设妇女干事,专职从事女工和妇女工作,生产队由女职工和家属选举产生5~7人的妇女委员会,包括农、机、畜、服务行业的妇女和家属代表。
  1959年各生产队设妇女付队长兼职妇女委员会主任,计18名,生产队妇女委员会40个。
  分场为专职妇女干事:一分场杨正敏、朱静贤,刘玉珍(后),二分场张淑珍、臧克(后),三分场林宪芝、任国辉,任杰(后),四分场张洪英,五分场袁干事,实验场徐淑荣。
  1958年参加劳动的妇女有2010名,其中临时工283名,她们和男的一阵在农场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了二分场七队模范饲养员杨德林,当时有匹马患了产后疯,小马出生就没奶吃,大马卧病不起,肋骨坏了好几处,又腥又臭,苍蝇乱飞,别人都躲着走,可杨德林每天守在马旁,一点一点地往马咀里喂草,饮水,终于把大马救活,小马有了奶吃,小杨受到了场和农垦局的表扬及奖励。
  1959年有女工3919人,临时工462人,妇联提出,各条战线上的妇女提高出勤率,争取满勤,连勤,全年满堂红。农工年平均280~300个劳动日,分场的妇女干部有二分之一劳动时间,全场妇女搞了丰产田八次,共16垧,亩产500斤。农场试验区搞了一块卫星田。全场培养出50名大豆能手,大豆姑娘班4个(92人),包种381.7亩,亩产420斤,创本场最高记录。
  在政治方面:要求妇女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在四月份开展学习向秀丽的活动,结合批判不爱集体,不爱劳动,不爱做服务行业工作的思想。同时在妇女中开展十查十比活动。
  查学习比思想、查干劲比质量、查任务比完成、查团结比互助、查技术比发明、查四防比安全、查卫生比清洁、查文体比活动、查态度比作风、查纪律比服从。
  涌现出女青年标兵蔡玉民,先进集体龙湖队的女排。优秀教师苑凤祥,她1957年到校任教,当时没有校舍,没有教材,没有黑板、没有桌椅和其它物品,她把学生带到自己家办起了炕头学校,她一个人担任1~4年级的课程,每天上12节课,对后进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转化工作。
  1959年由于严重的春涝,机械不能下地,就用人拉播种机,三分场龙湖队有178名妇女参加拉播种机。在机务上的女同志发挥了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五分汤l队DT—413—401包车组长陆伟创造了日播108垧的高记录。2队拖拉机学员吴淑芳在除草作业中,一人干了两个人的工作,在畜牧上开展红色饲养姑娘的竞赛活动,全场出现了16名红色姑娘,有8名受到县里奖励,6名受到总局的奖励。
  1960年有女职工2907人,临时工835人,有58名妇女组织了20个服务站,为职工家属拆洗、缝、补、做被褥、衣服。有三个女包车组驾驶员3人,学员18人,“三八“养鸡班12个,137人,“三八”养猪班三个,17人。全场播种“玉米姑娘”、“大豆姑娘”丰产田45000亩。其中有1500亩小麦最高亩产350斤。
  1961年有女工5015人,其中家属2750人,开展万南高产田运动,年初局县妇联给的指标是7020亩,物确定一万亩,实播10465亩,其中受灾2183亩,玉米300斤以上的有715亩,大豆200斤以上的有300亩,小麦200斤以上的300亩,高产面积1315亩,有36个班,919人种高产田。当时妇联要求在各行各业妇女中开展技术高、工效高、质量高,多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上缴利润“三高二多”的红旗竞赛活动。
  提出的战斗口号是:全体妇女总动员,坚决闯过农业关。发奋图强建农场,艰苦奋斗夺丰收。有志妇女雄心大,气吞山河天不怕。鼓足干劲争上游,三高二多显身手。踏踏实实埋头干,誓保万亩高产田。
  实验场青年先锋队东方红0946“三八”包车组,到11月5日完成工作量为27079标准亩,超额完成计划141%。在7月份就跨入1962年。4队服务站起早贪黑为群众服务,被誉为“职工之家”的光荣称号。
  当时在妇女保护上提出以下措施:
  1、必须保证8小时睡眠,有孩子的减少开会。
  2、坚决执行三调三不调,例假期执行挂牌制。
  3、产期时间规定:l~3个流产,休10~15天,4~6个月为小产,休20~25天,7个月以上休56天,对孕、产、哺妇在营养上要求照顾。
  4、总场根据条件设产床10—15张,分场设5—10张,生产队设3张,集中分娩,细心照护。
  从8月1日开始对全场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是:闭经362人,占普查人数4590人的7.89%;子宫脱垂63人,年令在26—30岁,脱垂三年以下的41人,得病的多数是1958年来场后得的,得病原因主要是经期受凉、过累、营养不良等。根据病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很好,农垦局和虎饶县妇联进行了推广。
  1963年,3队女班,8个队女班均为“五好班”。
  1964年,五好家属53名。
  从1979年到现在,在全场妇女中深入开展“五好家庭”、“三·八”红旗手和红旗集体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
  1979年评出“三·八”红旗手72名,红旗集体5个,五好家庭7户,好媳妇9名,好婆婆1名,10月份妇联并入工会。11月28日召开了全场妇女主任和托儿所负责人会议,汇报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评出l980年度优秀托儿所。贯彻传达了850农场儿童教育现场会的精神。
  1981年女工3537人,其中农业1987人,工业438人,商业57人,卫生128人,后勤276人,教育187人,其它464人。
  年末评出“三·八”红旗手79名,集体5个,好媳妇l2名,好婆婆一名,五好家庭5户,好妈妈3名。召开了两次基层妇女主任会议。一次是总结布置工作,另一次是学习贯彻中央书记处“把抚育、培养、教育三亿以上儿童和少年的任务交给妇联”的指示精神。
  替受丈夫虐待致死的吴艳秋申了冤,使罪犯郝厚林在4月30日归案,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托儿所搞了百分升级赛,一年对全场托儿所检查两次,5月份检查卫生,10月份进行管理、设备、卫生、教学全面检查。
  1982年评出“三·八”红旗手l26名,红旗集体l0个,五好家庭73户,好婆婆28名,好媳妇56名,优秀保育员7名,优秀女工积极分子5名,模范丈夫4名,优秀女工委员会3个,先进托儿所3个,先进幼儿班4个。
  召开女工主任会议两次,参加152人,学习妇女工作的有关材料及外地典型经验,1l队、18队介绍了妇女工作的经验,进行托幼百分升级赛的检查评比。
  1983年女工3904人,其中大集体839人。
  在“双红”活动中涌现出红旗手86名,红旗集体l6个,好媳妇29名,五好家庭28户,好婆婆9名,好夫妻2对,优秀女工委员会3个,先进托儿所4个。召开三次女工主任会议。一次是总结布置工作。二次是贯彻8511农场和管局先进妇委代表会的精神。三次是关于贯彻落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指示。各单位行进了广泛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
  通过开展双红活动,涌现出:不怕讽刺打击,不图名,不为利,坚持十几年如一日搞好基层妇女工作的11队的戴桂英同志。坚持几年如一日,号召妇女为单身职工拆洗、缝、补、做被褥衣服,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以身作则,克服病痛,退休也要为妇女工作出一把力的18队妇女主任林兰风。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干好服务工作的机关食堂班长马立风。
  1984年,评选“三·八”红旗手69人,“三·八”红旗集体29个。优秀女工委员会5个,先进托儿所5个,五好家庭27个
  1985年,评选“三·八”红旗手40人,优秀女工委员会5个,五好家庭28户,好妈妈15人,好媳妇26人。
  10月召开妇女典型座谈会,工会付主席鲁文增出席,刘杰英主持会议,讨论妇女在改革中的作用、地位,妇女工作的发展方向。12名代表参加。
  历届妇代会的情况:
  1975年12月18日召开生产建设兵团41团首届妇代会,出席代表142名,会期3天。主要议程:
  (1)传达吴桂贤付总理关于计划生育问题报告。(2)学习大寨进一步解放妇女的材料。(3)传达本团“一年上纲要、三年建成大寨团”的规划。(4)李付政委代表团党委讲话。(5)10连家属4个班、8连家属11班,26连家属班,l8连理论学习班和戴桂英,杜美芳等4个集体,两个个人作典型发言,最后,向全团妇女发了倡议书。
  1977年6月15日,召开了金沙农场首届妇代会,时间3天,到会代表143人,大会主席团有:戴桂英、魏来妹、赵凤芝、王俊华、蔡建华、沈菊花、朱德荣、陈颜琴、栾谨娥、曹柳杏、吴萍萍、徐辉、杨玉芳。
  会议期间,传达了十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及26、27号文件,听取了题为“全场广大妇女动员起来,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为实现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而努力斗争”的工作报告,还听了11队妇委会,3队12个老人,化肥厂家属班,10队家属班,17队托儿所,11队戴桂英,卫生队沈菊花,商店王杏妹,12队王翠萍,9队集体和个人的典型经验介绍。
  选举了:曹柳杏、张瑞学、吴萍萍、王玉珍、戴桂英、汪翠萍、宋艳丽、王婵娇、徐辉、杨珠芳、朱幼华、黄小芬、徐捷、何继英,曲桂兰、魏来妹、沈菊花、陈颜琴、栾谨娥、王俊华、赵凤芝、臧克、蔡建华等25人为金沙农场首届妇女联合委员会委员。大会向全场妇女发了倡议书。
  托幼工作:
  从1958年开始办托儿所、幼儿园。1957—1958年因条件差,全场死亡儿童49名。
  场直托儿所:建于1958年6月,开始只有6个保育员,20个孩子,l958年底入托儿童400名,保育员50名,医生1名,护士1名,专业教员1名,指导员一名,管理员一名,会计一名,炊事员5名,勤杂5名,托儿所分三处,全托儿童200名。
  1962年,女职工大部分退职,入托儿童很少。
  1964年,入托儿童180名,保育员18名,卫生员1名,炊事员1名,事务长1名。
  1982年,有保育员26名,炊事员2名,卫生员1名,事务长1名,烧水的1名,所长张洪英,入托儿童190名。房舍:1958年是瓦盖土坯房270平方米,1974年建砖瓦房360平方米。1985年幼儿园迁入新居(原农场办公室)900平方米,所长董辉,加强了教育、生活管理,6月份组织全场幼教到8511农场参观学习。
  1981年“六一”组织了幼儿文艺会演,参加的托儿所18个,参加演出的小朋友212人,演出节目152个,评出14队、11队、15队、场直4个单位的托儿所为优秀单位。
  1982年场直地区召开了首次幼儿运动会,共分三个年令组,进行了9个项目比赛,参加的运动员177名,机关托儿所的小朋友表演了团体操,18队小朋友演出了文艺节目。还搞了儿少美展,交来作品56件,展出48件,受奖28件,作品有素描、写生、美术字等,作者年令最大的14岁,最小的5岁。
  1983年“六一”机关托儿所开幼儿运动会,并录了像,播放全场,2队托儿所组织了文艺演出和幼儿运动会。砖厂、4队、14队、15队搞了文艺会演。农场对托幼工作一贯重视,1960年要求每个保教人员必须达到五员六会,五员是:理发员、缝补员、保育员、教养员、护理员。六会是:会唱歌、会跳舞、会讲故事、会图画、会弹琴、会编写教材。而且还必须会培养孩子的讲卫生习惯,会晨检,会鉴别和护理小儿的常见病,会用科学方法教育孩子。
  对托儿所的要求是:要做到十好、五勤、七快、五满意。
  十好:卫生好、孩子带的好、饮食管理好、疾病予防好,孩子身体健康好,教育好、学习好、团结互助好、家长协作好。
  五勤:勤宣传、勤消毒、勤洗晒、勤打扫、勤检查。
  七决:疾病发现快,隔离快,疫情报告快、学习领会快、工作跃进快、质量提高快、改进工作快。
  五满意:孩子满意、家长满意、保育员满意、群众满意、领导滿意。
  1961年对托儿所的要求:以搞好生活为基础,以教育为中心,以孩子身体健康和保证妈妈出勤率为目标,以整顿保教队伍,巩固提高健全组织为手段。在上半年开展无病,无事故保安全的园所活动和下半年开展五好保育员活动,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17个先进保育员。
  1981年2月份中央书记处关于做好少儿工作指示下达后,农场对托幼工作更加重视。成立了儿少工作委员会,全场有小、中、大幼儿班43个,都按幼教大纲要求进行思想品德、语言、计算、音乐、体育、美术、常识、卫生等教育。
  从1980年起,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开展了百分升级赛活动,90分以上的为一类园所,80分以上的为二类园所。70分以上的为三类园所,通过检查评出一类园所是:
  1980年:机关、11队、9队、12队、8队的托儿所。
  1981年:机关、11队、18队、12队的托儿所。
  1982年:机关、11队、12队园所。
  1983年: 2队,8队、17队的托儿所。
  1985年: 2队、17队、鹿山,迎门山、砖厂的托儿所。
  1981年至1985年办保教人员学习班6次,参加218人,送外地培训14人次。
  1983年对保育员进行了小学六年级语文、数学、音乐考试,对考试合格的31名同志定了位。对幼儿教师进行了初中语文、数学、音乐、舞蹈、图画考试,给18名幼儿教师定了位。
  根据场发(83)3号文件精神,对那些没文化,体弱多病的进行了调换。现在全场幼教队伍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岁以下。
  1984年“六一”儿童节全场职工开展为儿童做好事活动,捐款1489元,为幼儿园买玩具、教具。1985年捐款3090元。
  1985年托儿所保育员参加管局举办的幼儿文教具展览,王福云从管局文教具比赛一等奖,总局文教具比賽三等奖,张洪英获管局三等奖。场直幼儿园获管局集体一等奖,总局集体二等奖。
  农业生产队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有的单位取消了托儿所,入托幼儿数字明显下降,办托形式也由生产队统一组办,改为个人承包和生产队承办两种形式。
               历年幼托情况统计


 
             历届妇女组织机构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