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艺活动
第二十九章 文体
第一节 文艺活动
1、文艺组织:在农场发展的不同阶段,脱产和半脱产的文艺队伍曾几度兴衰。
京剧队:l958年11月农场成立京剧队,共30人,主要演员有吴景梅等四名科班出身的须声、青衣、彩旦、武生,两个主角是从北京招来的,一般传统剧目部能排演。曾演出过“三岔口”、“打渔杀家”、“赵氏孤儿”、“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l960年与850农场京剧队合并后调往外地。
文工队:l958年7月组成,队长郭福恒,政指阎巨林。主要队员都是从部队转业来的。有63军文工团的刘海生、范中远、戴忠勋、张关园。66军文工团的王亚光、刘植根、尹秀芳、秋华、景春燕,广州军区47军文工团的高警惕,总政京剧团的张树金,“八一”电影厂的吴柱石。还有山东快书演员方贤俊、小号手张修杰和杂技、魔术演员等近40人。这支文艺分队发扬了解放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大部分时间深入基层,自带行李、乐器、服装道具,足迹遍及三千余平方公里的生产队、开荒点,与职工同吃于菜汤,同住马架房,边劳动边收集素材,及时编排节目,劳动之余为职工演出。形式多样,有表演唱,活报剧、相声、快板、单弦、大鼓、地方戏等,深受职工欢迎。此外,还排演过话剧“北大荒人”、“夜闯完达山”、“千万不要忘记”,歌剧“洪湖赤卫队”、“三月三”。除在本场演出外,还去桦川、勃利、密山县、“八一”农大、七台河市慰问演出,具有一定水平,受到称赞。l963年体制调整时文工队撤销,大部分队员调住外地。
1965年场工会组织了二十人的职工业余宣传队,队长王琪,主要成员有王春山、杨发、王秀蓉、高桂新、马友儒、冯振山、郜辛芝、杨玉琴等,主要宣传毛泽东思想,学雷锋、树新风、歌颂好人好事,节目短小精悍。1966年参加总局文艺汇演受到好评。返场后“十年动乱”开始,宣传队解散。
1967年革委会时期,组成文艺宣传队,队长柏福臣,付队长王宪彬,队员王本振、岳连贵、邢淑琴、刘作明、杨平顺等,以颂扬毛主席的节目为主。
1970年兵团时期,在宣传股领导下,成立了脱产的文艺宣传队,队长李东明,后为孙继德,政指孙桂琴。主要成员多是城市知青,共20余人,男队员有钟勇、关新民、宫晓东、宋云年、谢刚刚、曲志伟、付景通;女队员有钟红凌、纪瑞、贺平、曹培菇、段小菇等。结合当时的形势任务,自编自演,以小型节目为主,重点宣传政治建军,反帝反修和路线、战备教育。曾排演过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有一定艺术水平,在职工中留下深刻印象。
1974年团战士业余演出队,一面劳动,一面创作,排练了三套45个节目,巡回演出l00场次。
1976年后,大部分队员先后升学或返城.有的仍在从事文艺工作。
2、群众文艺活动:
建场初期,人员少,条件差,各单位的业余文艺活动足自发性地开展,是少数文艺爱好者,在劳动之余吹、拉、弹唱作为消遣。1958年开始人员骤增,转业官兵中多才多艺,不乏其人。给农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转机,各单位的文艺爱好者,积极开展活动,组织乐器、歌舞小组,抓紧业余时间排练,每逢大的节日在本单位演出,尽管水平不一,曲调各异,雅俗共赏,兴致浓郁。
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坚持经常的单位,有场直学校、修配厂、加工厂、汽车队、l7队等。l971年基建队演出的京剧“红灯记”,17队演出的吕剧“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等颇受欢迎。
1965年夏,农场举行首届职工业余文艺汇演,加工厂、修配厂获奖,黄素梅的二人转、李洪耀、沙若渊的男高音独唱受到好评。
十年动乱开始,万马齐暗,群众文艺活动作为“四旧”废止。除收听“样板戏”外,就能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排练演出颂扬毛泽东主席的小节目。
1980年举行第二次职工业余文艺会演。
1982年6月20日,场工会组织了金秋音乐会,有37个单位600人参加演出,有22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1982年10月1日,参加管局组织的金秋音乐汇演,本场候凌霄获得最佳老垦荒队员奖。
1983年9月6日参加管局第二届金秋音乐会,本场获团体第二名,有四人分别获得二、三等和最佳奖。
1983年春节期间,ll队、22队组织秧歌队首次在场直地区和部分生产队表演,深受欢迎。
1984年元旦,组织了全场文艺会演,有25个单位参加,有18名演员和25个节目得奖。同年9月组织文艺汇演,并参加管局第三届音乐汇演。l0月l日场直地区举行国庆篝火、烟火晚会。
1984年,元霄节期间,场直地区和四个生产队的l8个秧歌队1500人参加联欢表演,演出162场次,场内有万人观看。还去邻近公社和管局慰问演出。
1985年元旦,场直地区组织文艺演出。春节场直地区七个单位进行秧歌表演,500余人参加,评出一等奖劳动服务公司,二等奖砖瓦厂、机关,三等奖加工厂、一中、修配厂。同时还为回家度假的大、中专学生举办了联欢会。
3、文娱活动场所:
1959年春总场召开标兵会议,与会代表义务劳动五天,建成500平方米的草木结构俱乐部,供场部地区放电影,开展文艺活动。l968年建成砖瓦结构俱乐部l330平方米,l983年将座位、灯具等设备进行更新。
1968年以后,l、3、8、10、11、12、17、18、22、23队(连)场直学校、汽车队、二中、医院等单位,都相继建立了小型俱乐部,为本单位会议、娱乐场所。
1981年农场建立老干部活动室,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各一所,占地150平方米,配有彩电,收录机等文娱器材和多种报刊杂志。座位全部是电镀折叠椅和沙发。设有专人管理,是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