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农场有防洪堤防79.7公里,其中穆棱河南堤34.6公里,穆兴西堤45.1公里。朝阳灌区为自流灌区,红领巾水库为小Ⅰ型平原水库,有穆南、大西地河、小黑河、湖滨等涝区,治涝工程初具规模。
1995~2000年,农场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为3134.01万元,其中上级投资1546.62万元(小水投资1055.12万元,农业综合开发491.5万元),农场自筹资金1587.39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707. 29万立方米,建筑物458座。
红领巾水库工程
1997年8月15日,水利综合开发公司开工修建水库进水节制闸(2孔4米宽钢筋混凝土结构),投资33.7万元,当年10月20日竣工。11月,申报“红领巾水库消险加固工程”项目。1998年2月批准列项,总投资215.93万元,由水利综合开发公司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于5月20日开始施工修建。
水库护坡总工程量为2021延长米,其中水利综合开发公司施工331延长米,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690延长米。共完成投资152.11万元,完成干砌石工程量2877立方米、混凝土1410立方米、土方工程量5.28万立方米。整体工程于1998年9月20日竣工,经验收达到优质工程标准。从此,结束了水库风险运行40年的险库历史。改造后的水库库容179万立方米,设计水位82.20米,灌溉面积200公顷。上游水源充足,可合理调度水田灌溉面积666.67公顷。
护坡工程由农场水利勘测室设计,结构形式为:坡比为1:3,坡长11米,堤顶护坡宽0.7米,基础为100号浆砌石固脚。护坡分上下两段,越冬水位以上为预制混凝土板护坡,越冬水位以下护坡为干砌石,抗冲刷性能好,坚固耐用。
水利科首次采用施工全过程质量检查管理,派驻1名质检员随施工人员一起同步进行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出现不合格工程,立刻采取措施返工,特别是隐蔽工程,坚持做到施工一处检查一处。
防洪工程
1995~2000年,完成投资64.22万元,建成穆棱河南堤34.6公里,穆兴西堤45.1公里,尚有个别堤段需消险加固和达标建设。
1995~1996年,争取上级投资38.02万元,对穆兴西堤十二队、十四队、十五队、十六队(17+800-23+100桩号)进行达标建设,由农场水利综合开发公司施工建设,建设工期为1995年8月10日~10月30日,完成工程量12.4万立方米,堤防达标总长为4.0公里。
农场对穆棱河南堤险段部位(南堤3+880-4+000桩号间、南堤21+520-21+700桩号间)进行消险加固砌石护岸,工程由农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争取到上级“小水”投资26.2万元。护砌结构:坡长7米,厚0.5米,堤底角下挖深1.5米开始护砌,护坡砌石加铁丝护网。
一队山角处南堤(3+880-4+000桩号)护堤工程,1999年7月5日开工,7月20日汛前竣工,护岸长度120米,完成石方420立方米,投资13.4万元。
五队兴隆排干出口处南堤(21+520-21+700桩号)护岸工程,2000年6月28日开工,7月20日竣工,护岸长度180米,完成石方630立方米,投资12.8万元。
治涝工程
1995~2000年,合计投资1502.83万元(其中:上级投资927.34万元,农场自筹资金575.49万元),进行排水治涝工程(各类渠道233条,总长427.55公里)建设,完成土方工程377.98万立方米,建筑物153座,治涝效益面积19933.33公顷。
(一)大西地河涝区治理工程
1995~2000年,大西地河涝区治理工程总投资674.85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211.45万立方米,建筑物66座,其中土方工程投资271.05万元,工程量101.53万立方米,治涝面积8600公顷。
1996年,大西地河排干续建项目上报牡丹江农垦分局、省农垦总局,于1997年批准列入“小水”计划,总投资271.05万元,全长22.4公里,开挖土方工程量101.53万立方米。建设地点:大西地河排干6+600-15+800桩,投资196.65万元,工程量72.03万立方米;大西地河排干0+000-6+600桩,投资74.40万元,土方工程量29.50万立方米。大西地河排干设计标准5年一遇,设计流量22.65立方米/秒。
1997年5月12日,大西地河排干工程一期工程开始施工。由农场水利综合开发公司施工,投入挖掘机4台。水利科制定了施工方案和各项规范化管理制度,两名施工监理员驻工地指导、监督,做到放样、定线全部使用测量仪器以保证精度,分段验收严格控制质量,不达优质不验收,不合格工程通过返工重新验收。该工程于当年9月16日完成了一期工程。
竣工验收:大西地河排干两条上边线、渠底两边线其偏差不超过5厘米,坡面平整光洁,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渠底坡度偏差在±3厘米之内,达到优秀工程标准,被省水利厅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验收评为1997年度省优秀施工工程,填补了黑龙江省多年来省内土方工程施工无优秀工程的空白。大西地河排干续建完工后,使上游及沿湖7个生产队的支渠排水畅通,受益面积8600公顷,同时又能拦蓄上游来水用于灌溉,为引小兴凯湖水提供了引水渠道。
(二)穆兴涝区治理工程
1995~2000年,穆兴涝区治理工程总投资354.32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52.43万立方米,建筑物56座,受益面积5333.33公顷。
1995年4月20日~9月1日,由水利综合开发公司施工完成穆兴总干小兴凯湖拦鱼栅1座,投资96.42万元,土方工程量4.8万立方米,钢筋混泥土141立方米,浆砌石165立方米,材料消耗水泥61吨,钢筋4.4吨。
1999年7月10日~9月20日,由水利综合开发公司施工完成小清河排干开挖工程,投资24.48万元,土方工程量9.3万立方米,建筑物1座。
田间配套工程总投资233.42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38.75万立方米,建筑物54座。
(三)小黑河涝区治涝工程
1995~2000年,小黑河涝区治涝工程总投资316.56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94.27万立方米,建筑物17座,受益面积4533.33公顷。
1996年5月20日~7月20日,由农场水利综合开发公司施工完成小黑河排干,工程投资60.2万元,土方工程量12.2万立方米,桥1座。
田间配套工程投资256.36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82.07万立方米,建筑物16座。
(四)朝阳涝区治涝工程
1995~2000年,总投资157.10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19.83万立方米,建筑物14座,受益面积1466.67公顷。
2000年6月10日~8月5日,由农场水利综合开发公司施工完成朝阳排干工程,解决了朝阳灌区排水不畅问题。投资34.78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13.14万立方米。
田间配套工程投资122.32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6.69万立方米,建筑物14座。
治涝工程建设明细表
(1995~2000年)
表3-26
灌溉工程
(一)朝阳灌区
朝阳灌区始建于1952年秋,由杨岗渠首引穆棱河水自流灌溉,经40多年运行,几经改建都无法解决引水渠道淤积、河道变迁、裴德河水北移流失等问题,难以保证灌区引水功能的作用。经多方论证,2000年,农场决定在杨岗渠首下游4公里处,建以橡胶拦河坝为主体的渠首枢纽工程,引穆棱河水灌溉。
工程由牡丹江农垦分局水利局勘测设计室设计,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标准百年一遇,设计过水流量2280立方米/秒,校核过水流量4410立方米/秒,引水流量7.0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733.33公顷。
新渠首枢纽工程由橡胶拦河坝(长70米)和冲砂坝(长10米,高度均为2.5米)、进水闸(1.52孔、整体拱形铸铁闸门)1座、护岸517米(上游311米,下游206米)为干砌石护坡、输水渠道3140米(设计水深1.0米,渠底宽12米)等四项工程组成。概算总投资600万元,其中上级投资300万元,自筹资金300万元。
渠首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了三项制度:项目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和施工合同制。成立了农垦监理咨询中心第四监理部八五七农场监理组,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工程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认真执行初检、复检、终检“三检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工程招投标:渠首工程分四个单项工程,每个单项工程为一个标段,于2000年8月20日在分局水利局指导下进行了施工单位招投标。参加投标单位共6个,有4个单位中标,其中:橡胶坝工程由农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中标;进水闸工程由农场基建公司中标;河岸护坡工程由牡丹江天源路桥工程公司中标;输水渠道工程由农场水利综合开发公司中标。工程中标后,甲乙双方当场签订了施工合同。
朝阳灌区新渠首枢纽工程,于2000年10月19日破土动工,开挖导流渠和筑围堰,修筑临时道路和附属工程。同时,冒着严寒,备足材料,为主体工程上马做好准备工作。
(二)小兴凯湖北灌区工程建设
1994年底,农场已有小湖灌溉面积2493.33公顷。1995年,开始加快小兴凯湖提水灌区的建设步伐。通过分析论证找到了拦蓄上游来水和利用大断面排水渠道引水相结合的排、蓄、灌三结合的工程设计。
1995~2000年,小湖提水泵站除原小湖1、2号泵站外,新增加300台水泵,分布于十六队、十七队、二十二队、二十三队、二十四队、二十五队、二十六队。穆兴总干、兴凯排干、大西地河排干、小西地河排干作为引水渠道提水灌溉水田。农场自筹资金投资712.11万元,完成土方工程量206.67万立方米,319条渠道总长358.62公里,建筑物140座,利用小兴凯湖水扩大水田灌溉面积4453.33公顷。
1995~2000年,小兴凯湖水源的开发利用为以后的小兴凯湖水资源开发利用找到了捷径。
(三)机井灌溉工程建设
在扩大水田面积缺乏资金,利用地表水灌溉工程又不到位的情况下,农场借鉴外地经验开始开发利用地下水灌溉。
1995年9月中旬,香港韵利公司来农场协商双方共同开发333.33公顷水田,初步选定二十六队。1996年春节前10天,农场水利科全体人员冒着严寒,在30多厘米深的积雪中进行测量工作,春节前1天完成外业任务,于农历正月初八完成全部工程设计。333.33公顷新改水田工程投资46. 3万元,土方量10.7万立方米,灌渠525条,全长177.09公里,打灌溉井34眼,农涵18座。
1996年3月2日,农场成立指挥部,决定全场动员、人机齐上,干渠和支渠由机关、化工厂、水泥厂、一砖场、加工厂、乳品厂、工程一队、养路队、城管队、医院、汽车队等11个单位的350名职工完成。推土机筑晒水池、筑埂机拉分水线、挖掘机推土机筑农道,建筑物由水利综合开发公司承建。原计划3月25日投入施工,但由于降雪的影响,推迟到4月2日施工。投入挖掘机3台,推土机9台,建筑物工程采用混凝土预制墩块装配式桥涵。5月2日,农场组织11个单位350多人进入工地,由办公室分配施工任务,施工管理与技术指导由水利科负责,按时完成了任务。后农场组织机械进行泡田、整地,采用人工插秧,333.33公顷新改水田于5月26日前水稻插秧全部完成。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1995~2000年,农场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项目管理,各项水利工程都做到有论证、有可行性研究、有规划设计,经批准立项,纳入计划管理,不搞无批准、无计划工程。
(二)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管理
农场对水利工程建设实行严格管理,将预建工程项目进入建筑市场招投标,按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执行招投标制度,通过竞争选出施工队伍。
中标施工单位实行施工合同制,严肃认真按合同要求把握施工进度、质量,认真执行合同条文。
(三)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
为搞好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农场制定了《八五七农场水利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八五七农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办法》。认真执行了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做到四到位(走、看、说、管),实行“三检制”(初检、复检、终检)。开工前由水利局成立施工监理组,常驻工地,负责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和阶段验收,把好质量关。
(四)水利勘测设计装备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1998年,农场购置了一批测量仪器:ET-02型电子经纬仪1台、ND3000型红外线光电测距仪1台、KP-90N型求积仪1台、无氨晒图仪1台、上海英雄绘图仪1台。1999年,农场配置了长城牌微机1台和北京-213越野车1台。
水利工程投资与效益
(一)水利工程投资
1995~2000年,水利工程投资总计3134.01万元,其中上级投资1546.62万元,农场自筹1587. 39万元。投资重点由防洪除涝转到以灌溉工程为主,加快了水田灌溉工程的建设速度,获得了较好效益。
水利工程投资明细表
(1995~2000年)
表3-27 单位:万元
(二)效益
1、工程效益
防洪效益:穆棱河南堤34.6公里,穆兴西堤45.1公里,全长79.7公里堤防,防洪效益保护面积11866.67公顷耕地和46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治涝效益:6年治涝总投入1502.83万元,11800公顷耕地受到工程效益,同时治涝工程又为旱改水提供了基础条件。
灌溉效益:红领巾水库灌区灌溉面积200公顷,朝阳灌区灌溉面积1400公顷,利用小兴凯湖水源灌溉面积4453.33公顷,机井灌溉13146.67公顷,水田面积2000年达19200公顷。
2、经营效益:红领巾水库可利用水面养殖和旅游业的开发。
3、经济效益:现以旱改水经济效益计算成果加以分析,对比说明:1995~2000年旱改水工程总投资1410.85万元,当年水利效益分摊为1729.24万元,比投资盈318.39万元,说明当年可返还水利投资。
旱改水工程“综合效益”是农业效益和水利效益的合计,按省农垦总局规定,东部水利效益分摊的系数是综合效益的50%,综合效益=旱改水农业产值-(水田费用-旱田费用)-工程占地负效益值。计算用基础单产、单价、种植面积为农场提供,为1995~2000年实际发生值。其中旱田计算用“权平均值”,为大豆、玉米、小麦三种作物通过计算而得。具体效益计算情况详见以下各表。
旱改水负效益计算表
(1995-2000年)
表3-28
旱改水效益分析表
(1995-2000年)
表3-29
投资与效益对比(旱改水工程效益成果)表
(1995~2000年)
表3-30 计量单位:万元
旱改水农场增收利费效益计算
公顷利费增收值计算公式:水田利费-旱田利费=增收利费值。
水田农场按自流、小井、提灌每公顷分别为2820、2490、2655元,平均2556元计算;旱田农场按1~4类地每公顷分别为1275、1125、1050、975元,平均1155元计算。每公顷增收利费值即为:2556-1155=1401元。
1995~2000年,每年增加的水田面积增收值合计2200.50万元。上年扩大面积下年继续再计算增收利费,累计增收合计6755.60万元。
旱改水农场增收利费效益表
(1995~2000年)
表3-31 计量单位:公顷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