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自营经济
第七节 自营经济
职工自营经济由职工庭院经济发展而来,成为各级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1995年,农场制定了《1995年职工自营经济考核双目标管理办法》,将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指标分解到各单位,分解到人头,年终进行考核、奖罚。年初,农场组织6名自营经济典型人物成立致富巡回报告团,在全场巡回报告10余场,并通过电视在全场播放。当年,树立了七队、十五队、二十八队、二十九队4个典型队和20个典型个人。农场《工会简报》全年刊登致富信息30余条。全场经济田达606.67公顷,自营经济总产值达2500万元,利润1000万元。
1996年,农场将职工自营经济目标考核指标纳入基层党政工领导目标管理之中,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度。基层单位建立了每户自营经济发展台账。组织了由自营经济致富典型3人、承包土地大户典型2人组成的致富报告团,在全场巡回报告,共报告21场,听众达3000余人。开展了科技之冬活动,全场举办水稻种植、奶牛饲养、玉米两膜三移栽培和小型拖拉机维修保养培训班共102场次,学员达3000余人次。树立表彰了养奶牛“十大王”和自营经济“十大王”。全场自营经济产值突破25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1997年,职工自营经济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抓政策落实。对历年农场出台的44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逐项进行检查、督促。二抓职工技术培训。利用冬闲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全场举办自营经济学习班45次,组织发展自营经济座谈会51次,帮助职工选择新项目22个。三抓典型示范。全年树立各类自营经济典型11人,其中2人被授予农场标兵称号、2人被评为牡丹江农垦分局劳模,7人被牡丹江农垦分局评为自营经济先进生产者。四抓信息技术服务。全年编印自营经济小报5期,传递各类信息60余件、好经验20余件。当年,全场自营经济总产值5000万元,利润2200万元。2万元以上的效益大户达180个。
1998年,农场制定了职工自营经济发展计划,加大了引进自营经济项目的力度。先后引进肉兔36组、144只,鹌鹑1500只、蛋3000枚;引进“平安一号”面瓜籽,试种3.33公顷。二十队工会主席马立军带头引进了13.33公顷水飞蓟、13.33公顷板蓝根等中草药项目。为扩大职工自营经济产品的销售渠道,职工集资100余万元建了1400余平方米全封闭集贸市场。十三队、二十队开办了逢二大集贸易。当年,农场职工自营经济总产值6200万元,利润2500万元。
1999年,农场实施了大户牵动战略,推动自营经济发展。全场树立了中草药大户马立军、养兔大户陈刚、养鱼大户王万海、奶牛大户唐克伟、棚菜大户付建军等10个自营经济典型大户。同时在全场开展了“转变观念闯市场、发展经济奔小康”的大讨论。8月份,召开了自营经济工作现场会。各单位队长、工会主席、自营经济大户参加了现场会。组织与会人员先后观看了十五队、十八队板蓝根、夜苋草的种植,参观了二十队白瓜籽、蔬菜大棚和肉兔养殖。农场积极发展订单经济,先后同外地客商签订100吨白瓜籽、吨中草800药定购合同,引进了红花、板蓝根、黑芝麻、稻田养鱼等项目,聘请了6名离退休农艺师、畜牧师组成的自营经济服务小组下基层指导工作,并为7户缺少资金的自营经济大户提供低息贷款2万元。当年,全场自营经济总产值7000万元,纯利润3000万元,从业人均收入1600元,从业户均收入3200元。
2000年初,制定了2000~2005年5年自营经济发展规划。农场先后派人到桦南县考察了白瓜籽市场,到望奎县考察了亚麻、黄麻子土豆市场,到宁安考察了甜葫芦和万寿菊市场。农场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出台了5项优惠政策。组织技术人员下队办班授课,全年共举办了以科学养猪、养奶牛、肉牛、稻田养鱼为内容的培训班90场次,受训职工2000人。印发《自营经济信息小报》6期,提供各种信息60余条。农场初步形成了以一队、二队为主的白瓜籽生产基地,以二十队、二十九队为主的中草药生产基地和以水田单位为主的稻田养鱼基地,稻田养鱼面积80公顷。引进了肉狗、鹧鹄、乌鸡养殖等项目。到年末,全场从事自营经济户数达3409户,其中年纯收入在4万元以上的自营经济大户达85户,从业人数7190人。自营经济年总产值达9150万元,利润3800万元,从事自营经济人均收入达5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