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营成果
第四节 经营成果
6年期间农场建设发展很快,从开始的3个大队增加到9个作业区(相当于大队规模)和4个工副业生产单位。耕地面积从58,020亩发展到168,330亩,还完成了“依场扩场”任务,划给青山农场耕地2.2万亩。开辟了两个中型灌区,水田面积达41,325亩。累计生产粮豆8,791.4万斤。但由于农场初创,缺乏管理大农业的经验,虽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可用于精耕细作的人畜力,可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是“靠天吃饭”。1954年粮豆平均单产276斤,1956年受涝灾陡降至150.6斤。粮豆总产和经营成果也随丰欠年景大幅度增减。有据可查的1953年至1956年四年期间,两年经营有利,两年亏损,盈亏相抵亏损31.3万元。
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文教、卫生、服务事业也有新发展。各作业区都设有供销分社和卫生所,场部卫生所增加了住院部。1956年开办朝阳小学,解决了职工子女就学问题。种水田以后吃上了大米,扩大了菜园,发展了养猪、养禽、种菜等家庭副业,改善了职工家属的主副食结构。1956年进行工资套改、干部、职工普遍增加了工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