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经营成果

第七节 经营成果



  在这个时期的12年里,耕地面积从16.8万亩扩大到65万亩,后又收缩到29.5万亩,累计生产粮豆59.124万斤。1962—1968年共上交商品粮8909万斤;亩产水平从200斤降到几十斤,经过调整迅速提高到239斤,粮豆总产量增加了2.75倍。畜牧业生产经过挫折,生产总值从1956年1.8万元增到1959年的106.3万元,后又下降到1968年的29.8万元。工副业总产值1958年增到596.6万元,1968年缩减为267.7万元比1956年增长了6倍。
  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修建了大量房舍,使房屋总面积增加了两倍。建水泥晒场1.9万平方米,沟通了场部到三、四分场的主干沙石路。全长63.2公里的穆、兴两河堤防工程动工兴建,还兴建了大量排灌配套工程,共动土近200万立方米,增强了农田抗洪排灌能力。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商业服务行业都有所发展,职工生活有了改善。
  经过调整,生产建设迅速恢复,并有新的提高,经营状况好转。到1968年,生产总值达到1,072.9万元,为1956年的5.98倍,经营盈利92.9万元。1966年实现扭亏为盈并连续3年经营有利。12年累计,7年亏损,5年盈利、盈亏相抵,亏损85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