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务队伍

第一节 机务队伍



  1952年底,由永安农场调来两名机务技术员,10名驾驶员,本场配20名学员组成机耕队。同年还在阿城、五常招工二十余人。1953年从河北芦台拖拉机训练班、笔架山、香兰等5个农场调来一百多人。同年秋成立机耕大队,下辖3个小队。以后又从嫩江海伦调来机务人员250人,到1957年底,先后共调入机务人员近400名。专业技术可达三级驾驶员水平。1958年、1959年从转业官兵和山东支边青年中抽调一批机务人员,接着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又陆续分配来农场,充实壮大了机务队伍。为了提高机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每年冬季本场举办技术培训班。还开办了农机学校,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为我场的机务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十年代中期农业生产和机务建设正在迅速恢复发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和组建兵团给农场带来了挫折,机务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废驰,技术培训停止了,不少机务干部和包车组长、驾驶人员被清理出机务队伍。将未经任何培训的知识青年直接分配上车,新上车的人数占机务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五十。田间作业达不到标准,质量下降,机车事故不断发生,机务管理陷入混乱状态。
  粉碎“四人帮”后,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政策,一些老机务人员重新归队,恢复了各种规章制度,配齐了机务管理,人员。重新任命了生产队机务副队长、技术员、统计员,加强了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促进了专业素质的迅速提高。1979年调整工资考试,全场机务人员1,814人参加考试,有1,324人成绩合格。1984年底,全场1,975名机务人员中有机务技术干部70人,包车组长4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