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层单位建设 建场初期,在财力、物力不足的条件下,基层单位建房均以草、泥为主要材料。房子质量较差,标准不高,集体宿舍或家属住宅多为纸棚,单窗薄门,冬季靠烧炕取暖,三九天水缸结冰,墙壁挂霜。几乎没有生活福利性的建筑。但人、机、畜建筑分区布局,比较规整。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到1982年底,全场农、牧、工、副业基层单位共建各种结构的房屋535,988平方米,建设投资1,531万元,占全场建设投资的73.17%。建筑面积比较多的农牧队有四队和十三队。四队725人,经营耕地20,740亩,建筑面积为21,815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的21,329平方米。十三队758人,经营耕地21,670亩。建筑面积14,733平方米,全部砖瓦化。建筑质量和建筑形式比较好的单位有四队和二十二队。其特点是;把行政、经济、文化,生活服务等项建筑合理区划、科学地结合在一起。设计别开生面,把我国传统的农村建筑形式和城市建筑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机械化国营农场的建筑特色。
现在各队建设的布局形式大同小异,各类用房基本齐备。生产性建筑有种子库、固定粮仓、农具场、材料库、油料库、保养间、车库、水泥晒场、晒棚、水塔、牛、马、猪、羊、禽舍。生活福利性建筑有学校、托儿所、卫生室、小商店、食堂、招待所,容500—800人的俱乐部,个别单位建了浴池。行政性的建筑有队部,队干部办公室、技术室、会计室、统计室、会议室,还有图书室、电视室、文体活动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