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文档
第六节 文档
一、文秘
1951年农场设秘书组,有专职秘书负责日常文秘处理和重要行政会议记录,党的会议记录则由政工组负责。1956年设行政办公室,配主任、秘书、文书,负责行政公文处理,会议记录;配保密员,承办机要文件;配打字员和收发员负责文件打印和收发。党的文件管理和党委会议记录由政工科指定专人负责。1958年政治部设专职党委秘书,负责党委会议记录和文稿起草工作。各分场及工业厂设专职秘书(多数单位党政秘书合一),负责本级公文处理和会议记录。1958年6月设机要电台,负责机要电报通讯,1963年3月机要电台撤销。1967年11月农场组成革命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主任、秘书、打字员、收发员,负责行政公文处理、革命委员会会议记录和文件打印、收发,保密工作。革命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设专职秘书,负责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会议记录。此期间,农场文件以打印为主并有了比较正规的要求。
1969年以后文秘工作分属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保密室、打字室归司令部军务股,机要通讯和收发工作先后归司令部通讯股,作训股。团党委会议记录和文稿起草工作先后由政治处秘书、组织股干事和副股长负责;机要文件统由保密室直接承办;司令部、后勤处无专职文秘人员。管理股设出纳兼文书,但不做文书处理。会议记录和文稿起草由各股办理,较重要的会议临时指定记录人。后勤处战勤参谋有时兼做文秘工作。在兵团时期文秘工作得到了加强。1.专设了团保密室,并建立了收、发、承办文件制度。2.基层单位(连)编制设专职文书,开展基层文秘工作。3.统一了文件打印格式和文件用纸(16开白纸),统一党政会议记录和记录款式,印制干部工作保密手册。4.按照军事纪律,加强保密教育和保密检查。
1977年恢复农场体制,设农场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统管全场文秘工作,下设行政、政务、常务秘书和文档员、打字员、收发员兼机要通讯员,负责全场党政公文处理。1982年3月份设党委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场文秘工作领导。这一时期,农场文秘工作又有提高。从1977年起按年编写农场大事记;从1978年开始建立基层文书业务培训制度和一年一次的文秘工作大检查制度;从1979年起建立文稿审批签发制度,并对历年文件进行整理、分类、立卷归档;1982年场部各科室设兼职文档员,负责填写各科室大事记和电话记录;1982年着手收集历史资料,立卷620卷。
二、档案
1956年以前,无档案室和专职文档员,文秘资料统由秘书兼管。
1957年以后文档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建立了文件收发,登记、领导传阅、部门传递、承办等制度。经1979年整理案卷,共存档51卷(包括党委卷36卷),其中永久卷42卷,长期卷9卷。
1969年团成立保密委员会,设保密室,基层连队成立保密领导小组。这一时期存档共88卷(包括党委卷54卷),其中永久45卷,长期34卷,定期9卷。在此期间因搞备战和为了肃清原农场所谓“修正主义”办场路线,“清理”了大宗的历史案卷,致使多年积累的文档资料在无人无处保管的情况下,几乎全部被焚毁。
1977年农场文档工作开始步入正轨。设专职文档员,负责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并相应建立了文书立卷,档案调阅制度和文件双套归档制度。以场党办文档室为主,各科室积极协同,对建场以来的文史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到1984年底共立卷1,304卷,其中:党委卷380卷,行政卷9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