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第七章 人民武装工作
章下序
1962年1月,八五七农场人民武装部成立。业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密山县人民武装部统管,行政上受农场领导,延至1968年。
1965年,我场出现民兵训练活动高潮。修配厂厂长王风山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出迫击炮炮弹。农场武装部组织有关单位改制步枪子弹,保证了民兵训练需要。是年春,场武装部组织民兵射击、投弹比赛,四队、十三队、二十队和加工厂的民兵班评为优胜单位。修配厂张世钊为投弹能手,成绩为67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农场成立“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由武装部主要负责入主持全场工作。后来执行“支左”任务,又参与和主持群众组织大联合,筹建场“革命委员会”等活动。
组建四十二团以后,团司令部下设作训股,负责军事训练、征兵等项业务。
1971年,为落实党中央、毛主席关于部队野营拉练工作的指示,从原值班营4个连队中,以值班二连为基础抽调150人,进行一次有领导、有计划的拉练活动。元月从朝阳出发,于2月20日抵海林县杨子荣烈士墓后胜利返回,历时40天。参加拉练的兵团战士,大多数是城市知识青年。他们学习老八路的光荣传统,一路上学军事、学做群众工作。途中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进行防空、利用地形地物和进攻中的实弹射击等科目演习。各连队也普遍开展了短途、小型的拉练活动。1971年进行拉练的有35个连队,9,527人次,行程2,827公里。警通排、三个值班分队的实弹射击及格率82.8%。
自1977年以来,对全场民兵进行了有目的有重点的训练。主要是队列、射击、投弹、布雷、爆破、土工作业、战术等训练科目。
1978年,农场抽调14人(男女各7人)参加牡农管局武装部组织的民兵汇操,获投弹、刺杀、射击、对抗射击、武装越野等项团体总分第一名。1979年8月,农场抽调民兵12人,参加农管局武装部组织的第二次民兵汇操,获射击、投弹、对抗射击、战术教学法、60迫击炮筒便射击等项团体总分第二名。1979年9月,农场抽调一个班,代表牡农管局参加黑龙江省农场总局武装部组织的民兵汇操,获团体总分第四名。
1980年全场训练民兵280人,由各民兵连组织。训练时间一周至两周,以步兵武器第一练习,刺杀,投弹,队列等为训练内容。1981年共训练民兵190人,半个月完成步兵武器第二练习、射击、投弹、刺杀,队列等项目。经场武装部统一考核,全场平均成绩及格。1982年共训练民兵73人,由场武装部组织训练。训练内容是八二、六○迫击炮分队和游击队。迫击炮训练内容:兵器部分、炮班的基本操作及单炮射击。共训练21天,经管局武装部考核总平均成绩良好。游击队训练内容:班战术、用就便器材打坦克和埋、排雷,训练一个月。省农场总局在我场召开了训练现场会,考核成绩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