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广播电视

第四节 广播电视



  农场广播站创建于1958年4月,初叫“朝阳广播室”,兵团时期称“四十二团广播站”。1979年称“八五七农场广播站。场广播站紧密围绕农场的中心工作,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扬好人好事。举办各种专题节目,活跃农场文化生活。多次被评为管局和农场的先进单位。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
  自1958年,场部设广播室,仅有一台三百瓦扩音机,在街上安装两三只大喇叭。由于没有常电,只能早晚各播音一会儿。
  1965年,农场购买了两台仿苏的处理品一千瓦扩音机和两千只舌簧喇叭及大量铁绑线,开始在生产队安装家庭用小喇叭。至1966年已普及到部分生产队用户,当时农场广播站除有两台一千瓦扩大机外,还有一台109型唱机,一台红旗牌收音机。由于设备陈旧,播音质量较差。1971年底,又投入铁线大约两吨,小喇叭一千余只,修整了广播线路和用户小喇叭。
  1972年秋,从总局物资站购入3台Gg2×275瓦扩音机,开始在生产队安装大喇叭。1975年有10个单位安装起放大头(简易型扩音机150瓦)和修复的老式扩音机。到1978年底,场部以外所有工副业单位均有了25瓦以上的扩音设备,全场有线广播网基本形成。
  1980年以后,对全场广播设备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各生产队普遍有了录音机,全场有150瓦扩机音19台,100瓦8台,50瓦14台,300瓦3台,550瓦3台。先后建起45个基层广播室。自1975年,农场广播事业投资年均一万元左右。到1982年,农场广播站设备全部更新’有了专业的收转机、录音机和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各种测试维修用仪表。
  二、电视
  1981年7月,农场电视差转台建成。台址插旗山,海拔221米,位于东经132°20′35″,北纬45°34′20″,功率100瓦,铁塔高25米。使用双层十字天线,可接收任意频道,发射七频道,覆盖面半径为20公里。1981年10月1日,该台用七频道正式对外转播。我场邻近的各农场及公社均可接收或转播该台信号。
  电视差转台的机房和发射塔由广播站提供技术要求及草图,基建科和修配厂进行了再设计。机房由石灰厂施工,通向山顶的简易路由水利队施工,高压线路由变电所负责架设。由四川电视设备630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协助安装调机。差转台建成共用资金13万元。
  电视差转台建成后,全场电视机台数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