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二、回忆录

二、回忆录

二、回忆录



                   年 节 琐 忆
                    李 乃 文
  冬至一过,年节的气氛便日渐浓郁起来。 家家户户在工作之余,顶要紧的就是办年货了。待到除夕临近,户外空气中弥漫着燃放鞭炮的火药味,室内则散发着葱花爆锅的香味。尤其是近些年来,吃火锅的人家多了起来,一家人围着那个热气腾腾,冒着炭火的小东西,笑语盈盈,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然而,我却常常鼓起思绪的翅膀,飞向垦荒初期那个难忘的春节,也总爱握起这支笨拙的笔,去追述那过去发生的令人激奋不已的往事……
  那是来北大荒后的第一个春节。为了让我们过好节日,农场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来抓这件事,这反倒使我们这些过惯了部队生活的人感到新鲜。干吗兴师动众,又是打鱼组,又是狩猎组,又建豆腐坊、又开粉房,连白酒都烧出来了。阳历年还没过,食堂仓库里就堆满了年货。除了白条的猪、牛、羊肉外,还有不少狍子肉、熊肉、大白鱼、大马哈鱼……当时,我们这个连大部分是光棍和“半光棍”(指家属还没迁来的)。我们想,食堂里多炒几盘菜,顶多包顿饺子不就结了,谁知连长、指导员专门开会,把过好这个年同明年生产任务搁到一块讲,特别还提到了这是王震部长的指示。这下把我们的劲头引起来了。人才是不缺的,除了游艺会、冰上运动会等活动有那些“秀才”和“健将”们组织外,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位外号叫“小四川”的事务长让大伙吃上了一顿别开生面的“火锅”。
  “小四川”当年约摸有三十出头,在我们中间是个老大哥了。他在抗美援朝当侦察兵时亲手抓过美军俘虏。他学啥象啥,全连第一个会絮靰鞡草,第一个穿上牛皮靰鞡的,就是他这个四川人,所以大伙选他当上了事务长。年三十那天清早,有人同他打趣:“小四川,你要是能让大家吃上火锅,算你有板眼儿!”“小四川”两眼一瞪:“啥子!老子硬是吃得成,打打“牙祭”!真不知他哪来那么大的神通,当天傍晚,当我们接到通知按名单到各个宿舍就餐时,只见每个土炕上都摆着一盆烧得通红的木炭,盆底下垫着拖拉机链轨板,火炭上架着一个搪瓷盆。炭火噼啪响着,开水咕嘟嘟叫着,满屋子弥漫着热腾腾的雾气。炕上摆放着一盘盘切得薄如蝉翼的猪、牛、羊、狍肉,还有酸菜、粉条以及胡椒、辣酱之类的佐料。我们举杯呷上第一口酒,茅屋内顿时沸腾起来。似乎在这一栋栋闪烁着马灯微弱光亮的草屋里,蕴含着一种巨大的能源,向远处扩散。
  今年,我自家买了个火锅,为了不负其盛名,我按照《名菜谱》上的指点,一丝不苟地备料、制作、家人们享受到如此鲜美的佳味,自然赞不绝口。然而,我仍然萦念着茅屋里那餐无可比拟的美味,那股升腾的热气儿。
                 滨 湖 别 墅
                  周 锡 尧
  这是一个新建点。南望小兴凯湖,湖面壮阔,碧波粼粼,白帆点点,周围是无边无际的沉睡的沼泽地。人员不断地调进来,唯一的一栋拉哈辫草房已容纳不下,于是,又搭起大小两个马架子房。房子落成那天,总场调拨的两台拖拉机也开来了。人们把拖拉机手迎进了小马架子房,生产排的同志住进大马架子房。性情活泼的小孟,把一块写着“滨湖别墅”四个大字的木牌挂在马架子门旁。人们围在一起,一边欣赏,一边谈论,欢声笑语飘向荒原深处很远很远的地方。晚上,小伙子们躺在暄乎乎的草铺上,闻着羊草散发出来的清香味儿,着迷地听队长、指导员绘声绘色地描绘着荒原的未来……
  充满欢乐的滨湖别墅,那富有浪漫色彩的生活,给人们以无限的乐趣。
  一天夜里,当人们熟睡时下起了大雨。第二天早晨醒来,大伙儿全愣住了。马架子里成了小池塘,水有一尺多深,脸盆、水桶、胶鞋全都飘起来了。几只蛤蟆跳到铺沿上,挺着肚子,鼓着圆眼睛,神气活现地望着被窝里的人们。大伙儿顾不得这些,赶快起来排水、刷鞋,忙活了半天。调皮的小孟,眼望着满屋子的泥水,向大家作了个鬼脸,说道“垦荒战士真阔气,滨湖别墅真不离。出门踩着稀泥路,屋内铺着水泥地”
  最讨厌的是蚊子、小咬。太阳一落,它们便纷纷出动。湖边的蚊子不怕人,一巴掌就是十几个,血糊糊一片。开饭的时候,一手拿馒头,一手抓把草赶蚊子,赶也不走。后来,大伙儿干脆点起一堆堆篝火,沤烟驱蚊。这一招还真灵,蚊子退却了。一会儿,悠扬的琴声,欢快的笛声、甜美的歌声从马架子里飞出,引得蛙声四起,配上有节奏的湖浪声,组成一曲优美的生活交响乐。
  诗情画意般的滨湖别墅,有紧张的劳动,有战斗般的生活,也有诚挚的爱情……
  马车老板小李与炊事员小庄在这里组成了第一个家庭。下午,提前收工的人们,在队长的指挥下,有说有笑地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就搭成了一个小马架子,这就是新婚夫妇的洞房。小伙子和姑娘们分别把小李和小庄的行李搬了进去,门上贴了大红喜字,挂上两朵红花,婚礼由指导员主持。他祝贺新郎新娘生活美满,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对新人在欢笑声中面向毛主席像深深地三鞠躬,又腼腆地互相鞠躬,调皮的小伙子们逗趣地让新郎新娘自述恋爱过程,有的让新娘唱歌,还有的强迫新郎新娘同吃一块糖……人们的欢笑嘻闹声简直要把马架子掀翻了。
  滨湖别墅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艰辛,滨湖别墅的人们,献出了青春的年华,开创了一条幸福的路。
                 野  餐
                 周 锡 尧
  1960年,春雨绵绵,天无三日晴。为在芒种以前完成播种任务,全队除炊事员、饲养员外,都上了第一线。人们踏着泥泞的路,趟过没膝深的水泡,去刨坑点种,奋力抢播。后方的炊事员也改变了老习惯,把饭送到地头上。
  地头野餐别有风味。仨一堆,俩一伙,可有意思啦,人们一边吃着焦黄的大饼子,一边说笑着。小孟这个调皮鬼还编了一段顺口溜,边吃边扮着鬼脸叨叨起来:“班长小李子,挑个饭筐子,穿过草甸子,趟过水泡子,送来大饼子,乐坏小伙子。姑娘小伙子,吃了大饼子,擦擦咀巴子,感谢小李子,等到割麦子,包顿肉包子。”
  小孟的顺口溜,把大伙都逗乐了。人们吃饱喝足,有说有笑地开始播种了。
  想吃肉包子,肉包子就来了。第二天,指导员和小李子送饭来了,他俩放下筐子就大声招呼起来:“开饭啰!快来吃肉包子啊!”哪来的肉包子呢?大家感到奇怪。还是小李子揭开了这个谜。原来指导员昨天从分场开会回来路上猎获了一只狍子,这包子是狍子肉馅做的。
  指导员叫叶百遂,是个转业军官,枪法可准了!平时总爱带支枪,狍子、野鸡碰到他就没个跑。
  大家边吃着狍子肉包子,边听着指导员传达会议精神。那炽热的语言,激励着人们争分夺秒地抢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