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桃李
魂系桃李
穗平 吉贵
寒假还没有到来,他就开始筹划下学期的事了。下学期,在鲜花盛开的季节,他将送走又一批高中毕业生。如今,他教出的学生遍布全国:有的在部队、有的在大学、有的当干部……个个都牵挂着他的心啊!
他叫孟启明,今年56岁,是八五一○农场子弟校高中把关教师。总结30多年的教学生涯,他概括成这样一句话:“北大荒是我生命的沃土,学校是我事业的摇篮。”
1958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血气方刚的孟启明,毅然脱下军装,随着十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啊,这里太美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神奇的传说使他着了迷。从此,他像一棵小草,深深植根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了。
北大荒是富有的,可是当时的教育却很贫穷。偌大一个分场只有一所学校,教师更是缺得可怜。这个军大毕业又在炮校任过教的孟启明,来北大荒没多久,就当上了人民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孟启明深明此理,一跨进校门就与孩子们形影不离,倾注了全部心血。50年代北大荒的冬天似乎比现在冷得多,孩子们住在拉合辫子拧成的土屋里,夜间缩成一团,睡在门边的孟启明夜夜给学生们烧炕。有时学生尿炕,孟老师一夜要几次起来叫大家起夜,白天还要帮尿炕的学生晾被;有时孩子病了,孟老师帮助拿药,买罐头,像父母一样关怀备至。岁月越是艰苦,酿出的师生情谊就越是甜蜜。“文化大革命”时期,孟老师被关进了“牛棚”,受尽了磨难。可是在关键时刻都有人暗中相助。是谁呢?孟老师说不清楚。可是他心里有数,他教过的学生至今都能叫得出名字来呢。
严寒的岁月终于结束了。“四人帮”垮台了。在那激动人心的日子里。孟启明还在生产队劳动锻炼。他天天盼着能重返校园,能早日生活在孩子们欢乐的王国里。可是,一天天地盼过两年之后,仍不见动静,他有些惶惑了,甚至想“北雁南飞”了。有一名亲属很了解孟启明的心:“你不是想教学吗?好!”很快,他在河南一座中学帮老孟联系了一份差使。就这样离开北大荒了?就这样离开自己流过汗水的土地了?正在孟启明的内心充满矛盾的时候,农场对他落实了政策,请他回校任教。
蹉跎十年岁月的孟启明更觉时间的宝贵和学生们的可亲。他返校后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上一天课口干舌燥地回到了家,碗饭一推又写起教案来。全部家务都落在老伴的肩上,可是老伴毫无怨言。他老伴也是一名教师,对丈夫的心十分理解,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累也心甘情愿。去年高考的考场设在离校一百多里的管局。孟老师在家正收拾东西,打算第二天跟学生们一起去。老伴躺在炕上,面色蜡黄。用手一摸,吓了一跳:“啊,你发烧!”原来老伴拉痢疾已五六天了。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她把医生开的住院单揣在兜里,一声没吭。孟老师心头一热,感到十分歉疚,这些年对老伴关心得太少了,这时老伴却安慰起他来:“我不要紧,你领学生放心地去吧。”此时,孟老师还能说什么呢?第二天便带着学生赴试去了。这一年,孟老师所在的班,毕业一次考试合格率百分之百。这一年,孟老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省优秀教师。
(原载1986年11月29日《农垦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