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一捧大豆的故事

一捧大豆的故事


                柳德信 卜淑芹
  1960年冬天,寒风凛冽,人们在饥饿中不得不到处收集“代食品”充饥。“代食品”吃得人脸浮肿,全身无力,如果吃一顿饱饭就像过年一样。
  一天,原十七队队长王润启的爱人去麦台垃圾里筛豆皮子,好回家熬“代食品”。她拿着筛子用心地细细筛着,一遍又一遍,筛了好半天,也没筛出多少。她的手脚冻得有些麻木了,多想回家暖一下身子啊!可是当她想起家中等着吃饭的孩子,就不得不继续筛下去。筛着筛着,她突然发现垃圾堆底下有一堆金黄的豆子。她喜出望外,这是救命的宝物啊!她赶紧放下手中的筛子,欢天喜地将豆子装进了自己的袋子里。她庆幸自己交了好运,想象着自己那饿了多日的孩子,突然看见好吃的那种高兴的模样,觉得浑身一阵轻松,手脚也灵活了。她赶紧拿起袋子,准备快一点回家让孩子好好吃一顿饱饭。正在这时,她的丈夫———当时十七队队长王润启走了过来。这个上尉军衔的转业军官,已经饿得不再像以前那样精神了。她正想向丈夫报喜,却见他板着面孔。原来,他已经看到了这一切。
  他来到老伴的身边,说:“这黄豆,咱不能要,现在正是最困难的时期。眼下大伙儿都挨饿,咱们不能只顾自己,把它交到队里吧!”
  队长的爱人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听了队长的话,含着眼泪说:“老王,那你让人把豆子拿走吧。”豆子交公了,王队长的爱人又重新拿起筛子,继续筛着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