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兵团一师
第四节 兵团一师
1968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9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关于建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批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建立。黑河农建师、赵光农垦局及省属五大连池、二龙山农场合编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原北方农场为一团,新华农场为二团,红色边疆农场为三团,库尔滨农场为四团(东山农场并入库尔滨农场),五大连池农场为五团,二龙山农场为六团,赵光农垦局所属各农场编为七团,哈青农场(1966年新建)为独立一营,黑河马场为独立二营,沿江农场为独立三营,辰清农场(即原星火农场,1966年新建)为独立四营,沾河野生动物饲养场为独立五营。嘉荫农场改为兵团独立一团。1969年5月,沾河野生动物饲养场移交给逊克军马场。1970年9月,七团分为3个团,现赵光农场为七团,建设农场为六十八团,红星农场为二团。原二团缩编为一个营,划归一团领导。原独立一营、二营划归一团领导。独立三营并入三团。1972年,独立四营并入三团,六十八团改为四团,原四团改为独立一营。
一师师部组建初期在黑河,1968年8月迁到孙吴,1970年9月迁到赵光。1969年6月,中共沈阳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批复组建一师正式党委,书记孙玉林,副书记袁天录。王少伯、刘水、曹维之为常委。一师历任师长是:袁天录,吴先义,政委孙玉林。历任副师长有:王少伯、刘水、李永祥,韩有,副政委曹维之,贾业明。
兵团时期,师团都按军队司政后的建制设立领导机构,师团首长及部门主要领导都是现役军人,后期任用原农场干部担任副职。
一师组建初期,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现役军人又缺乏指挥生产的经验,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后期由于总结了经验教训,又任用了有经验的原农场干部担任各级领导,情况大有好转,农业生产及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从1968年到1974年末,全师耕地面积由155万亩发展到177.66万亩。粮豆总产量由10.8万吨增加到15.3万吨。工农业总产值由3649.5万元增加到6699.9万元。这个时期,利用当时的有利条件,自办商业,建立了国营农场的商业体系,活跃了国营农场的经济,方便了职工的生活;自办通信,建立了国营农场的通信线路,改善了国营农场的通信条件;建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形成了国营农场的电影发行放映系统,活跃了国营农场的文化生活。1973年,一师开始筹建赵光糖厂,这是北安垦区的重要工业项目。1977年,兵团撤销后的第二年,赵光糖厂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