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节 装备

第二章 农机

第—节 装备


建场初期的农业机械主要是修复日伪肘期的破旧机具,其型号多种多样。1947年,通北农场刚建立时,只有两台日本开拓团丢下的残破拖拉机。1台是从五福堂(现赵光农场五队)桥下冰里刨出来的“万国”拖拉机,另1台是在通北车站(现赵光站)附近找到的“小松”牌拖拉机。同年开始筹建的赵光农场有2台“兰斯”拖拉机。花园农场请人修复了日本开拓团残留的3台“兰斯”拖拉机。1948年4月,通北农场从苏联进口12台“纳齐”拖拉机。从此,陆续从苏联及东欧国家进口链轨,轮式拖拉机和收获机械。有了拖拉机又没有配套农具,日本开拓团残留的农具已不能使用。工人就自己制做木犁,用拖拉机牵引木犁耕种。初期收获机械多为破旧的摇臂收割机,马拉收割机。通北农场还曾将马拉收割机进行改装,由纳齐拖拉机牵引。随着拖拉机的进口,逐渐进口了一些机引农具和收获机械。到1949年底,通北农场已拥有拖拉机34台、各种农机具140台。1949年,我国从苏联进口的第1台C—6康拜因在通北农场投入麦收。
  进入60年代以后,进口拖拉机逐渐被国产拖拉机代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各种农具大量增加。1976年起,开始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机械。
  1960年,第一批国产东方红拖拉机开到通北捉场。



         1947—1949年赵光、花园农场拖拉机统计表



          1976年兵团一师拖拉机装备情况



          北安垦区1975年以前农机装备情况表       单位:台



             1985年农机装备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