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饲草饲料
第五节 饲草饲料
北安垦区现有草原面积18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135万亩,沼泽草甸类草场面积占多数,有118万亩,占87.3%。这类草场位于河流、沟谷两岸。草场植物有400多种,可被家畜利用的70多种,多数是小叶樟、塔头苔草、三棱草。五花草场面积很少。年产草量20万吨。每年从农副产品中可收回作饲料草用的大豆秸、玉米秸10万吨,总计饲草产量30万吨,可饲养9万头奶牛。
精饲料主要是碎麦、大豆、麦麸、豆饼等,能量饲料不足部分,用外购或换入的玉米解决。
青饲料主要是南瓜、大头莱、甜莱,西粘谷、青玉米等。省农场总局规定青饲料面积应占播种面积的3%,实际上近几年每年只能落实1.5~1.7%。而且晚种、晚铲。因管理跟不上,饲料地普遍草荒,产量很低。
奶牛、鹿、羊最好的青饲料是青贮玉米,养奶牛、鹿、羊的单位都大面积种植。利用辽宁省玉米种子,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垧产可达10万公斤。
为解决粗饲料(饲草),1979年以前坚持每头役畜种1垧谷子。
1979年全局有212个队养猪,设有212个饲料加工间。1982年有181个队养猪,设有181个饲料加工间。每个加工间设有各种类型粉碎机1~3台,电动机1~2台,加工人员1~3人。
1983年统计,全局有各种类型的饲料粉碎机529台,电动机218台,占用加工人员最多达318人。据在赵光、二龙山3个养猪队调查,平均每公斤粗饲料加工费0.092元,精料加工费0.032元。配合起来,加工费占混合料成本20%,并且只能搞粉碎混合,做不到合理配合。为解决这个问题,1981年在赵光农场建起第一座饲料加工厂,后二龙山、建设农场也相继建立起来。现已正式按营养需要生产肉鸡、康拜尔鸭、奶牛配合饲料,向畜禽饲养户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