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五章 林业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北安垦区现有森林面积624万亩,多数耕地被森林所包围,森林覆盖率39.4%,北部3场森林覆盖率为63.2%。除天然次生林外,还有宜林荒山、荒地50万亩。
  建场初期,林业工作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由生产科兼管。1949年后开始造林。1962年,赵光农垦局设林业科。生产建设兵团时期,一师师部由生产科兼管林业,各团由生产股兼管林业。这个时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黑河分局及所属各农场也由生产科兼管林业。
  长期以来,重粮轻林,单一经营粮食生产,垦区林业生产发展缓慢。“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政府主义泛滥,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仅二龙山农场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期间就毁掉2万多亩,而这期间造林只有3000亩。
  耕地边缘森林的破坏,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1980年调查,二龙山农场易旱、易涝、风蚀、水蚀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0%,35%、20%、4%。而这个农场的17号地因为有防护林,却获得增产的效益,树高5~7米的林带保护的麦田比无林带的麦田增产25.8%。去掉因林带占地而减少的产量,仍然比无林带地增产19%~20%。
  1976年组建北安农管局后,管理局设农林处,由赵新桥分管林业。各农场由生产科兼管林业。这个期间,林业生产仍然没有大的发展。到1979年末,垦区人工林保存面积只有10.3万亩,人均0.5亩。从1981年起,管理局单独设林业处,各农场设林业科。管理局林业处历任处长是:金汉君、张志俭。历任副处长是:刘成义、金汉君、张志俭。1983年后,各串场陆续建立林业公司,由行政管理型改为生产经营型,实行独立核算,定额上缴,自负盈亏。森林法得到深入贯彻,林业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到1985年末,全局人工林面积已达87.2万亩,有农防林带8305条(14.2万亩),总长9380.4公里,庇护农田200万亩。用材林69.9万亩,经济林2398亩,薪炭林11463亩,其它林1.8万亩。红星、赵光、建设、二龙山、格球山、龙门农场已基本实现林网化。全局实现林网化的生产队有229个。
  1980年,全局进行了一次林业资源调查,基本查清了全局人工林及宜林荒山荒地、天然次生林分布状况,为制订林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1984年,全局又进行一次人工林普查。
  五六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大约保存2万亩,近几年已陆续进行抚育采伐,每年抚采面积3000亩左右,生产杆类和小径木2000立方米左右。除供本单位使用外,还远销到辽宁、河北等地。以逊克农场为主的天然次生林24万亩,每年有计划地进行抚育采伐5000亩左右,生产杂木3000立方米左右,自办小型木材加工厂,生产成品或半成品销售,同时也直接销售原木。
               北安垦区林业资源调查表         单位:亩  
                                   198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