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筑队伍
第二节 建筑队伍
1951年,通北农场基建委员会自办工程队,其它农场都没有专业建筑队伍。建房时,临时抽调生产队的工人施工。1953年,二龙山农场由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调入技术员,由笔架山农场调入部分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组建了建筑工程大队,共340人,下设3个工区,当年建房1671平方米。1953年以后,各农场陆续建立建筑工程队伍。
农场建筑工程队组建初期,每年都派人参加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举办的建筑工程训练班学习。农场利用冬闲时间,自己也举办冬训班,从哈尔滨等地请高级木瓦工来场授课。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对建筑队伍训练要求很严,不参加训练班的也要求自学,年末考试,成绩在全垦区公布。农场对技术工人进行考工评级,不合格不能升级。因此这个时期建筑队伍素质好,不仅能完成场内施工任务,而且还能到大城市参加重点工程施工。二龙山农场的工程队就曾参加哈尔滨市委大楼,齐齐哈尔市人民医院大楼的建筑施工。红星农场的工程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曾包建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的部分厂房。当初这部分过硬的建筑施工队伍,后来因为农场建筑工程任务量小,城市建设大量用人,大部分流入城市。
1968年以后,大批知识青年进场,给农场的建筑队伍增加了大批文化较高的工人,农场采取以老带新,边干边学和农闲集中培训等方法,使知识青年很快就掌握了施工技术。1979年起知识青年大批返城后,农场的建筑工人队伍大量缺员,又采取边干边学的办法重新培训建筑工人。
1974年8月,省国营农场管理局黑河分局引嫩工程大队完成任务后,以大队指挥部机关和引嫩工程机械设备为基础,在龙镇建立了黑河分局电力工程处。1980年,北安农管局将电力工程处改建为建筑工程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现有4个工区,1030名职工。年施工能力1~2万平方米。全局共有16个专业建筑工程队。管局和农场的建筑工程队伍,主要承担垦区内的建筑任务,同时也承担社会上的建筑工程。赵光农场建筑工程队在大连市承包了高层建筑工程。
垦区现有建筑工程队伍虽然能承包大型建筑工程,但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尤其是缺少中级以上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1982—1984年,管理局在哈尔滨建工学院代培5批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共56人,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通风、给水排水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这些学员毕业后已成了设计、施工单位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