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宣传工作

第四节 宣传工作


一、社会宣传
  建场初期,农场党的宣传工作主要是利用黑板报、油印小报、文艺演出及会议等,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开荒建场中的好人好事。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时期,大张旗鼓地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在职工中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宣传鼓动工作,激励职工苦干实干,但也提出了一些浮夸和平均主义的口号,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脚踢”、“不要报酬”等。1963年后,广泛深入地宣传雷锋的事迹和学雷锋的典型,对提倡社会新风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大革命”时期,宣传主席语录和革命口号),跳忠字舞,学习小靳庄,号召甚至强制人人唱歌跳舞。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宣传工作批判“左”的做法和形式主义,全局上下大力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深入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1979年,管局党委批转了宣传部关于建立党的报告员、宣传员制度的报告,加强了宣传队伍建设。各农场都举办报告员、宣传员训练班。训练班结束后,宣传骨干到基层进行形势任务教育。
  1980年起,全局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1983年,管局党委宣传部进行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调查,对清除精神污染,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红星等场为使宣传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实行了形势分析制度。农场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结合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总局、管局对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要求,经常分析本场、本单位的形势,并在各个生产季节分析本单位的形势,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使宣传工作有的放矢,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一道去做。
  在经济改革中,各级宣传部门把宣传中央关于改革的文件,推动改革,作为中心任务。管局党委宣传部把农场改革中的先进典型编印成小册子发到基层,并利用广播、电视、图片等形式宣传改革的典型。
  二、理论教育
  50年代至60年代初,经常通过讲座、夜校等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人生观教育。赵光、红星等场除总场宣传部配有理论干事外,分场由宣传干事兼理论教员。大的生产队也有政治文化教员。“文化大革命”时期,理论教育主要是宣传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左”的错误论点造成思想混乱。每周学习两个半天,学习时间“雷打不动”,以致出现外面下雨,内室学习,因怕戴“冲击政治”、“搞唯生产力论”的帽子,而不出去苫盖场院粮食的现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拨乱反正,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1979年11月,管局党委召开各农场党委书记会议,部署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全面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局举办58期学习班,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际准”的理论教育,轮训了15000名党员干部。为解放思想,搞活经济开了路。1981年后,着重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管局党校举办经济理论学习班,轮训农场副职领导和科级干部。农场主要领导由总局党校轮训。学习的主要书目有《陈云文稿》、薛暮桥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等。1983午后,又学习《邓小平文选》及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