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统战工作
第五节 统战工作
北安垦区现有14个国营农场。其中有了个农场原是劳改农场。在原劳改农场的刑满就业人员中,有一批国民党县团以上军政人员,其中有一部分是错判的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1949年在二龙山劳动训练的东北军区政治部青年干部教导第一团中,有一批起义、投诚和被俘的国民党校级以下军官。再加上建场以来陆续来国营农场参加农垦建设的民主党派人士、非党知识分子、台湾同胞、去台人员亲属、港澳同胞、侨胞、侨属等,使北安垦区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比较集中。全局共有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269人,民主党派人士1人,宗教界人士15人,非党知识分子471人,台胞及台属73人,侨胞、侨属和港澳同胞391人。
1976年以前,局、场都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统战工作。1976年,管局宣传处有一名工作人员兼管统战工作。1978年后,宣传处(部)设一名专职统战干部。农场在宣传部设兼职统战干部。1978年起,根据中央《关于错划右派改11211作的通知》和《关于落实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的通知》,管局党委成立落实政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政策工作。全局改正错划右派207人,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269人、民主党派人士1人、非党知识分子77人、宗教界人士15人,侨胞和侨属16人、台胞和台属16人,落实了政策。落实政策后,担任省政协委员、省参事室参事2人,担任县政协委员的18人。原汪伪南京政府空军飞行员顾青,1945年8月20日同另外5人自日伪扬州航校驾驶日制“中岛979”双发动运输机起义,飞往延安,受到朱德总司令等领导同志接见与表彰。后随陈云同志到东北,在通辽组建航空总队,任总队参谋室主任。航校成立后,任机械实习室主任、飞行教官、学生飞行大队副大队长。1947年7月13日,在转场飞行时,因飞机罗盘失灵迷航,误入苏联境内。回国后受审查,以“叛逃”等罪名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改为有期徒刑,在原劳改农场引龙河农场劳动改造。1969年刑满释放,留引龙河农场就业,后调到管局建筑工程公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管局党委经过调查,报省委批准,为其平反,恢复公职,定为行政14级,享受副专员级待遇。并发给4470元生活补助费。顾青现已回南京安置,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原国民党起义人员、东北剿共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兼荣宪部队司令刘世杰、国民党暂八军第二挺进军少将副司令涂良,落实政策后,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参事室参事。
管局和农场党委,贯彻党的统战政策,经常征求各界人士对农垦建设的意见,并继续做好落实政策的工作。各界人士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共产党同心同德,为统一祖国,建设四化积极贡献力量。管理局高级农艺师、台湾同胞洪瑶楹,1981年去美国探望分别30多年的妹妹。他妹妹准备为他买一个农场,劝他留在美国。他则婉然谢绝妹妹的挽留,提前一个月回国。管局科学研究所的高级农艺师、民盟北安小组组长李其恕,虽已年过花甲,仍不辞辛苦地为北安垦区和北安市的建设献计献策,在管局科协主编《科技经济信息》,为垦区科技经济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