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团的活动
第二节 团的活动
50年代,农场团的活动主要是教育团员、青年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开发、建设北大荒建功立业。当时团的组织经常配合中心工作组织各种生产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每年都涌现出一批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出席省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3年起,各农场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广泛深入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在广大青年中,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二龙山农场在1963年组织学雷锋小组163个,青年做好事2296件,献工1040个,拣粮2000多公斤。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团组织停止了活动。“文化大革命”后期,陆续恢复建立团的组织。各级团组织组织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扎根农场干革命教育。知识青年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如哈尔滨青年冯继芳、上海青年钟志耘、天津青年杨连仲等,在全省都有一定影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级团组织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组织青年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共青团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教育、组织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1980年,全局团组织在青年中开展“十能手”、“十最佳”活动,调动了各行各业青年学文化、学业务、练基本功的积极性。团组织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创办了78所业余学校。1981年11月,管理局团委和工会联合召开了青年文化学习经验交流会,表彰35名青年自学先进个人。管理局团委根据青年特点,在全局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组织“我介绍祖国”的演讲活动,“我爱农场山和水”绘画展览活动,“当国旗徐徐升起的时候”国庆征文活动,以及读书竞赛、时事测验活动等。各级团组织还表彰了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新长征突击手。管局团委先后表彰千余名新长征突击手。全局有30名青年被评为黑河地区突击手,33名青年被评为省农场总局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两名青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引龙河农场团委和红星农场二分场团委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队。团省委推广了引龙河农场团委开展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经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改革。1984年,襄河农场青年职工张亚辉、曹广华承包林场取得优异成绩,被总局团委授予承包造林青年标兵。对后进青年,团组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帮教活动。引龙河农场十队团支部帮助12名有劣迹的青年改掉了恶习其中两名被评为劳动模范,4名被送到重要技术岗位。这个队被人们誉为“不挂牌的工读学校”。
各级团委还组织团员和青少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各农场纷纷造青年林、共青团林、少先队林。1981年在全局开展了“爱场爱校如爱家,种田种树又种花”的活动。1981年9月27日,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韩英和团省委书记赵云成,视察了这项活动开展得好的引龙河农场,接见了基层团干部,对开展这项活动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各场青年还积极响应胡耀邦同志关于“采集草种树种,支援甘肃建设”的号召,深入开展了“采种支甘”活动。仅1984年就采集草种1.53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