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教师队伍

第三节 教师队伍


农场办学初期师资来源,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派来的干部、在城市当过教师的干部家属、文化较高的转复军人、招聘的知识分子和中学毕业生。农场有了初、高中毕业生后,部分成绩优秀者也当了教师。1968年后,大批城市知识青年进场,充实了教师队伍,使农场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农场学校的很少。
  1979年后,知识青年大批返城,使农场教师严重缺额,不得不从场内外重新录用一些教师,其中有的是刚毕业的高中生,教师队伍的素质明显下降。局场采取在职函授和离职进修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1980年,管理局建立了教师进修学校,当年开办政治教师短训班。1981年又开设历史、地理、生物、英语、美术及幼师短训班,学员有200多名。1982年又招收中师学员和高师函授学员,学制3年。
  从1979年开始,各农场每年都有教师参加省内外高等院校和教师进修学院的函授学习。截至19.85年末,参加高师函授的有74人,进修函授大专的有769人,参加短期培训的有233人。中师内招班275人,中师函授808人。1984年,管理局还从全国各地高薪招聘一批高中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管理局成立了教学研究室,先在教育处,1982年后并入教师进修学校。
  通过各种办法培训教师,使垦区的师资水平有了提高。1984年,管理局高中教师孙宝成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荣获金质奖章。1985年,管理局高中英语教师姚尚群的英语论文,获黑龙江省外语学会举办的英语竞赛一等奖。1985年2月,管理局高中教学成果显著的10名教师受到管局的物质奖励。9月,在欢庆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局、场都表彰了一批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