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87年

1987年


                     1987年
  1月1日管局商业处所属北安农垦百货商场落成剪彩开业(坐落在北安市市区内),营业面积2 500平方米,是北安市装潢最好的百货商店。省顾委主任陈雷为该商场题写了店名。
  1 月11~12日管局团委在锦河农场召开青年劳动致富经验交流会。会议提出,共青团工作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青年走社会主义道路,引导青年劳动致富。
  1月13日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中川肇到二龙山农场采访。
  1 月18日总局党委在北安管局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强,副书记王锡禄、副局长王继宗等出席会议。会前王锡禄副书记带领总局机关和农垦科学院的14名处室负责人和科技人员到北安管局各农场作了9 天调查。现场办公会分析了北安管局经济发展中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指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会议就地帮助北安管局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其它困难,对北安管局农业基础建设项目给予一定资助。
  1月管局领导分三片深入各农场指导深化改革,并组成7个工作组到贫困农场帮助落实改革措施,轮训生产队长,推广兴办家庭农场、脱贫致富经验。管局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机关处室实行包点责任制。至年底,全局建起独户和联户家庭农场13 800个,比上年增加40% ,承包耕地占播种总面积的77%,2月 9~11日北安垦区工会在北安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省农垦工会副主席张景龙、北安管局党委书记马学利到会讲话,程雪儒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垦区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程雪儒被选为工会主席,赵景文被选为副主席。大会还表彰了77个优秀工会集体、27名优秀工会工作者、 111名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1名支持工会工作的优秀党委书记和场长。
  2 月19日省教委中专字[1987]64号文件批复,决定撤销赵光农业机械化学校。省农场总局6月22日下发农总教字[1987]51号文件,决定全建制撤消赵光农业机械化学校。
  2月管局正式成立广播电视局,方立新任局长。
  2月省委常委、农工部长王玉生到北安管局检查工作。
  2 月管局党委“经打办”撤销,原经打办主任宋长俭调任管局审计处副处长,原“经打办”业务移交审计处。
  3月3日赵光机械厂举行新闻发布会,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广播电台、农垦报、黑河日报、黑河电视台、北安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出席新闻发布会。厂长张希成在会上说,国家定型产品丰收2 卧玉米收获机已销往北京、河北、新疆等21个省、市、自治区,并开始打入国际市场。为了提高玉米收获机质量,该厂抽14名科技人员成立了玉米收获机研究所。该厂还研制了带式拾禾器、大豆玉米精量点播机、防陷半链轨等新产品。
  3月4日国家副主席王震为赵光农场题写场名“黑龙江省赵光农场”。
  3月9日管局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安召开。总局副局长王继宗、总局科协副主席姚春水出席大会并讲了话。管局党委书记马学利到会讲话。会议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为加快北安垦区脱贫致富步伐贡献力量。大会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主席曾建华,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金汉君,副主席王守廷、吴显生、马文启。大会收到论文85篇,评选出优秀论文25篇。
  3月25日格球山农场基建队60人去大连承包建筑工程任务。
  3月曹景春任管局党委副书记,王力程任管局副局长。
  3月管局建立第二所职工高中——赵光糖厂职工高中。
  3月北安农垦粮食食品公司成立,8月改为管局粮油公司,为全民所有制副处级单位。董事长:葛景顺,总经理:孙长江。
  3月管局机关工交处分设为工业处、交通处。
  3月管局种子公司经理康昌大随总局考察组去加拿大考察种子工作。
  4月管局直属汽车大队并入赵光糖厂。
  4月加拿大农机耕作专家组一行5人到二龙山、赵光农场、赵光机械厂考察,并与曾建华、马文启、满树忠、谭玉田等进行耕作改制学术交流。
  4月管局下发《关于林业生产中奖励问题的有关规定》,鼓励农场加速林业发展。
  4月赵光糖厂在全省糖业系统企业升级“振兴杯”竞赛中,被评为二级企业。
  4月经总局联检,赵光职业高中在全省50多所独立设校的职业高中中名列第四,被评为总局甲级职业高中。
  5月1日管局外贸处改为北安国营农场管理局对外经济贸易公司,经理王怀普。
  5 月17日北安垦区代表队参加省农垦工会和总局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职工学习时事政治、商品经济理论、工会知识大奖赛,获总分第一名,9名参赛选手7名获奖,赵光农场基建公司工人吕艳梅获工人组第一名。
  5 月21日管局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5月北安垦区职工在困难的情况下集资12.7万元支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地区。
  6月9~13日总局科协聘请省水产总公司养鱼专家李桓到二龙山、引龙河、尾山农场指导渔业开发工作。这项工作被列为总局科协对北安管局的重点扶贫项目。
  6月19日~7月2日省农垦科学院副院长蒋立成带领7名专家到逊克、红色边疆、锦河、长水河农场考察,帮助制定脱贫致富规划。
  6 月29日管局党委召开端正党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33个,先进个人50名。
  6月管局在引龙河农场召开有9个贫困农场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脱贫致富规划工作现场会。
  6 月赵光农场经过实践形成以户为基础的家庭农场协作体,有机户为无机户代耕,无机户为有机户代管。麦类及油菜实行统种、统管、统收与分收相结合,统一销售;大豆、玉米、甜菜实行统种、分管、分收,统一销售。由生产队协调服务,按阶段结算到户,互相帮助,协调生产,共同受益,促进生产。6月上旬,总局在32个大农场会议上推广了赵光农场的经验。
  7月1日管局重点高中学生张燕、张雪艳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管局中学生入党的先例。
  7 月23日北安管局第三次团代会在北安召开。王雅茹作题为《坚持改革,奋发进取,为振兴北安垦区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管局团委,王雅茹当选为团委书记。
  7 月24日管局党委作出《关于加强共青团工作的决定》,强调共青团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中心工作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把共青团建成造就“四有”新人的大学校。
  7月27日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靳羽西女士率电视摄制组一行5人,到二龙山农场采访职工家庭农场和野生动物饲养场,为《看东方》电视节目组稿。
  7月28日~8月 5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农牧渔业部纪检组张聚先、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党组纪检组高其凤等到北安垦区调查纪检工作,对北安管局廉政建设及纪检工作为改革服务表示满意。
  7月29日格球山农场遭受雹灾袭击,冰雹直径 8~10毫米,降雹地带宽2 500米左右,持续约10分钟,降水量22.1毫米。 7月31日又降一场冰雹,冰雹直径3~4毫米,降雹地带宽1000米左右,降水量47.5毫米,两次受灾面积共2 868公顷。
  7月29日赵光农场遭受狂风暴雨及冰雹袭击,5栋家属住房被刮倒,63栋房盖被卷起,43个烟囱被刮倒,电话线、高压线杆被刮断35根,369棵碗口粗的树被折断,农作物倒伏面积13.15万亩。
  7月申立国任北安农管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孙玉春调任总局党校调研员。
  7月建设农场教师男子篮球队在总局首届园丁杯篮球比赛中获冠军。
  7月赵光糖厂在全国中型甜菜糖厂厂际竞赛中荣获全面优胜单位奖第二名。
  7月赵光农场大幅度精减非生产人员,全场非生产人员减少 31.4% ,其中总场、分场减少管理人员169名,减少47.2%,8月15日二龙山农场粮食处理中心建成。日处理粮食300吨。粮食通过处理一次降水5%,8月18日荷兰商人到赵光糖厂考察马铃薯深加工项目。
  8 月26~28日管局在二龙山农场举行首届中学生文艺会演,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8 月省糖业烟酒公司在赵光糖厂召开边仓牌酒类鉴定会。赵光糖厂生产的边仓牌白酒、果酒、饮料三类10种产品通过鉴定。
  9月9日北安农管局成立工业管理协会,理事长王力程。
  9 月15~20日总局在北安农管局高中和格球山农场分别召开重点高中联检总结和中学生生活管理经验交流会。
  9 月21日总局党委副书记邓灿带领总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与会人员到格球山农场参观精神文明建设。
  9 月管局团委书记王雅茹出席共青团黑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执行主席。
  10月7日赵光农场举行建场40周年庆祝会,首任场长周光亚应邀到会并讲了话。
  10月24~26日总局党委在北安管局召开第二次现场办公会议,会议在格球山农场召开。总局党委副书记王锡禄、副局长王继宗,北安管局领导,总局及北安管局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农垦科学院领导,北安管局各农场场长参加了会议。会议认为,一年来北安管局深化改革,艰苦奋斗,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职工家庭农场稳定发展,锦河农场全部实现“两自”,其它农场的小型、自耕型家庭农场的生产费也全部或部分实现自理。会议总结了北安管局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研究了深化改革、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措施。
  10月25日日本养鱼专家、日本有限会社广松养鱼场代表广松正嘉到二龙山农场考察。总局和广松正嘉达成发展养鱼事业的协议,双方确定分期分批向尾山、引龙河、龙镇、二龙山、赵光农场投资。
  10月管局成立渔业公司,与畜牧处合署办公。
  10月农牧渔业部农垦局纪检组确定北安农管局为他们的联系点。
  10月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书记王东华到二龙山农场检查青年工作。
  11月6日北安农垦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冯成智任名誉主席,吴崇杰任主席。
  11月17日北安农垦统计学会成立,名誉会长黄宝铭,会长李志忠。
  11月二龙山农场农用飞机场建成。
  12月3~6日北安管局第三次科技大会在北安举行。95项优秀成果受到奖励。同时举办垦区首届技术市场,开展了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难题招标、专题讲座、新产品展销等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和信息交流活动。农场、科研单位、局直工业企业的 359项农、工、商技术成果和产品,在技术市场展销。管局科研所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北丰系列、小麦新品种垦北系列受到普遍重视。垦区自产的优质绵白糖、优质奶糖、优质奶粉等产品受到热烈欢迎。逊克农场生产的玛瑙项链和健身球等工艺品在技术市场上成为抢手货。
  12月9日管局局长申立国与270名基层干部就农场改革问题进行对话,回答了基层干部提出的问题,希望基层干部解放思想,搞好改革,关心大局,多提建议。
  12月12日管局制定了《关于农场农机设备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改革农机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加强农机设备管理和农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
  12月24~26日管局召开工作会议,总结1987年工作,研究部署1988年工作任务。党委书记马学利、局长申立国分别在会上讲了话。会议强调,面临北安垦区的困难,各级领导、全体干部、职工,要发扬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要树立起强烈的改革意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要提倡革命的英雄主义,敢为人先,不为人后。
  本年度北安管局9 个贫困农场在总局科协、科学院、管局科协及有关业务处室的支持帮助下,从发展战略要求出发,按各自优势和条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编制出了本场经济发展目标和稳妥的脱贫致富规划。经总局脱贫致富规划论证委员会分别给予评议,并都得到了认定。
  本年度尾山农场改革干部制度,采取考任、聘任、选举、聘请等办法选用干部,增强了干部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1987年对全场干部进行考任,13人落任,4 人降职使用,聘用54名工人当干部,其中提为副科级1 人。九队队长和书记都是从工人中聘任的,他们带领全队职工扭转了亏损局面。
  本年度北安垦区黄金生产突破千两大关。1985年以来,管局投资300 万元发展黄金生产,增加了采、挖、选矿设备40多套。到本年底,全局已有4处金矿,职工200多人,生产能力由1985年日处理矿砂几十立方米增加到数百立方米。年产黄金由1985年的12.8两增加到千两以上。1986年投产的锦河农场哈拉台金矿两年采金900多两,获纯利37万元,创汇7万美元。
  本年度开始推广大豆三垄栽培新技术,全局购置垄作机181 台,应用面积23万亩,占大豆播种面积的20% ,增产幅度为15~27%.本年度农垦科学院对引龙河、长水河、龙门农场进行科技扶贫,当年奏效。院长张国范带领科技人员到这3个农场考察后,确定16个服务项目,派4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场服务,还抽调院属各课题组人员 148人次开展定期服务。他们帮助这3个农场制定了压麦增豆和麦豆杂三三制的方针。根据3个农场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副业生产,1987年这3个农场增加产值683.7万元。
  本年度根据劳动部劳人薪[86]97号文件精神对企业内部工资偏低的职工进行升级,全局有21 896人升级,占职工总数的33% ,月增资总额105 036元。
  本年度经省电大批准,北安农垦电大工作站改建为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大学北安分站,面向全垦区招生。
  本年度根据中共中央中发[1985]22号文件精神,民兵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管局人武部组织万余民兵、退伍军人开展了首届科技之冬活动。局、场、队民兵分别举办科技训练班,培训民兵、退伍军人、科技骨干2 000多人。
  本年度全局加快和深化改革,大力兴办家庭农场,大包干人数占承包劳力的56%.在二龙山、锦河农场及赵光糖厂、讷谟尔发电厂、赵光机械厂实行场(厂)长负责制试点。从北安垦区的自然特点出发,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作物种植比例,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全局职工发扬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小麦平均亩产189 公斤,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全局比1986年减亏4 000多万元,减亏79%.本年度赵光农场党委被中共黑龙江省委授予“端正党风先进单位”称号。
  本年度由管局科研所程乐圃主持培育的垦北1号小麦新品种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