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88年

1988年


                   1988年
  1月襄河农场实行场长承包经营责任制,原场长周家庆中标。
  2 月11日管局党委在龙镇农场召开现场办公会,党委书记马学利、局长申立国及管局有关处领导、龙镇农场领导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帮助龙镇农场脱贫问题。
  3月8日北安垦区气象学会成立,理事长吴巩。
  3月10日管局党委会议讨论制定了党政班子抓党风目标管理责任制。
  3 月19日省农场管理学会北安分会成立,理事长申立国。管局党委书记马学利、副书记曹景春,分别发表论文《有关企业精神的几个问题》、《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初探》,带动全局兴起了以弘扬北大荒精神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同时,为农场经济理论研究开辟了阵地。
  3月25日北安农垦法院院长尚敬伦因病退到二线,王国栋任院长。
  3月《红星农场志》出版,这是北安垦区出版的第一部国营农场志。
  3月管局成立土地处,程士信任副处长。
  3月尾山农场基建公司与总局第三建筑公司大连第三工程处联合,在大连承包9 000平方米的施工任务。
  3 月管局渔业公司从畜牧处分出,成立独立的企业,杨玉山任经理。渔业公司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范围是:鱼、各种水产品及其制品和副产品、渔业生产资料。
  4 月20日管局科委召开“丰收计划”会议,落实北安管局承担总局五大作物(大豆、小麦、玉米、甜菜、油菜)“丰收计划”任务。管局成立了“丰收计划”领导小组,组长王志学、曾建华。
  4 月总局党委书记王锡禄致函龙镇农场领导,赞扬该场十九队艰苦奋斗使全队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希望全场职工以十九队为榜样,向贫困落后开战。龙镇农场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王锡禄书记的信,并传达到全场职工。
  4月引龙河农场砖厂实行租赁承包经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春北安垦区遭受严重涝灾,春播期间连续降雨,降雨量南部场比历年同期多51毫米,中部场比历年同期多118.4毫米,北部场多118.9毫米。全局播种计划仅完成61.5% ,已播面积中又有9.46万亩绝产,132.39万亩因播期拖后而减产。局领导除1 名在家值班外,全部带领工作组分片包干指导抗灾,动员全局职工发扬北大荒精神,群策群力,战胜困难。
  5 月20日管局兴安野生经济植物联合开发公司成立。经营范围是:开发中草药、香辛料、观赏植物、真菌类、山野菜等野生经济植物,实行采集、培育、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业务经营。经理王子芳。
  5月25日根据省委办公厅[1988]13号和总局党委黑垦发[1988]4号文件精神,撤销政法委员会,成立政法协调小组,下设政法办,政法办主任刘永义,副主任张云虹。
  5月赵光糖厂公开招标竞选承包人,实行全员抵押承包责任制。
  5 月管局党委书记马学利、管局中心医院院长孙善德、龙门农场工会主席于杰被选为省党代会代表,出席中共黑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
  5 月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钱玉华,应聘到锦河农场担任农场果酒厂副厂长,以当地的浆果资源进行发酵型、营养型、保健型系列产品的生产开发和研究。在此之前,钱玉华已帮助锦河农场果酒厂开发了山楂汽水、野玫瑰汽水、小白桦香槟、都柿酒、都柿糖等7 个新品种并投产。
  5 月赵光、二龙山、逊克、红星、龙镇、长水河农场成立独立的土地科,红色边疆、襄河、引龙河、龙门、建设、尾山、格球山、锦河农场成立土地科与农场基建科合署办公。
  5 月管局成立职工退休费统筹管理委员会,下设统筹专管机构,领导垦区全面实行职工退休费统筹工作。7月,局直15个企业首先开展统筹工作。
  6 月1~7日总局北大荒文工团来北安垦区慰问演出,先后到赵光农场、二龙山农场、管局重点高中、北安庆华工具厂,共演出7场。
  6月5日管局在二龙山农场召开农机管理会议,对农机管理工作提出严格要求。
  6月7日管局科委邀请农垦科学院、设计院、绥化管局、九三管局的专家在北安召开北安管局自然资源调查及农业区划成果鉴定会。与会13名高级工程师对北安管局自然资源调查及农业区划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这一成果通过了总局级鉴定。
  6 月北安农管局局长申立国率黑龙江省油菜籽考察团赴日本、加拿大考察油菜籽的生产和加工技术。
  6 月为配合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由北安管局党委倡导、总局编写组编写、曹景春等人主编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简明读本》,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7月1日副省长黄枫带领出席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的各地领导和专家教授200 多人,到二龙山农场二十七队参观。
  7月2日管局党委作出关于表彰优秀知识分子的决定,授予李石民等112 人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7月5日管局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来自全局各条战线的112 名科技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党委书记马学利在会上讲话,希望广大知识分子为振兴垦区经济、尽快脱贫致富积极贡献力量。出席会议的代表向全局各条战线的知识分子发出了倡议。
  7 月10日管局党委作出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张永海学习的决定。张永海是省劳动模范、总局特等劳动模范、锦河农场修造厂厂长。他热爱农垦事业,刻苦练习,努力钻研,从只有小学4年文化的农业工人成长为垦区有名的土专家。
  7 月10日总局工会在北安管局召开代表会议,选举出席省六次工代会代表,北安垦区当选代表程雪儒、崔占东、齐国太、张银花、南玉华、王玉功。
  7月14日赵光农场年产千吨造纸厂建成投产。
  7月20日尾山农场一职工饲养的4只山羊在草甸子吃草时碰翻附近蜂农的蜂箱,箱内蜂群愤而攻击山羊,致使山羊2死2伤。
  7 月21~23日管局在二龙山农场召开全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委书记马学利、副书记曹景春到会讲话。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并做了具体部署。会议提出要努力培养农垦企业精神,建设有垦区特点的企业文化。会议推广了格球山农场两个文明一起抓,一岗双包、目标管理的经验。
  7 月24日农牧渔业部张启,在总局副局长刘文举及管局党委书记马学利、局长申立国的陪同下,到锦河等农场检查工作。
  7 月30日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李昌来黑河地区考察,在北安听取了北安管局工作汇报,并到锦河农场视察。
  7 月赵光农场13.2万亩小麦、玉米地发生粘虫,每平方米耕地有粘虫280~300个,严重的地块达600个。农场采取飞机洒药和人工扑灭相结合的办法灭虫。
  7 月管局成立社会劳动保险公司,与劳动服务公司合署办公,隶属劳资处,主要负责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基金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及全民所有制固定职工退休统筹工作。
  8 月14日上海中青年企业家考察团来到北安垦区,就技术合作、原材料供应、通商贸易等方面合作事宜,与管局进行了广泛的洽谈,双方共签订协议和合作意向书27项。
  8 月29日尾山农场与日本国福冈县广松养鱼场联合兴办黑龙江天龙水产有限公司合同在哈尔滨举行签字仪式。中方代表李廷玺、日本代表广松正嘉分别在合同书上签字。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承志出席了签字仪式。这是黑龙江垦区第一家中日水产合资企业。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水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经销渔具及饲料,重点开发网箱养鱼和池塘训化养鲤等集约型生产新技术。
  8月省农场总局局长刘成果到北安管局检查工作。
  8月格球山、尾山、红星农场粮食处理中心分别建成,交付使用。
  8月管局高中考生张英涛,以587分的成绩名列总局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
  8月农场系统耕地占用税收缴工作由地方财政部门移交给农垦土地管理部门。
  8 月根据黑垦局发[1988]34号文件精神,各农场工商物价科上收为管局工商物价局的派出机构。
  8月绥化、嫩江、九三管局遭受洪涝灾害,北安管局14个农场、13个局直单位及4万多名职工、家属、学生捐款9.9万元,其中个人捐款5.7万元。
  9月4日在黑河市参加全国砂金学术交流会的40多位专家学者,到锦河农场老冰沟金矿对该矿的流槽、清砂、剥土等生产环节进行实地考察。
  9月7 ~9日管局党委召开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赵光、锦河、龙门农场党委,红星、二龙山农场纪委等单位作了经验介绍。局党委书记马学利作了题为《在改革中从严治党》的报告,会议表彰了11个先进集体、75位先进个人。
  9月8日北安管局气象台在未接到国家气象局公布卫星轨道的情况下,接收到国家发射的风云1 号气象卫星支图照片,图象清晰,层次丰富,纹理清楚,分辨率较高,受到省气象部门的好评。
  9 月白秉英任北安垦区工会主席,原工会主席程雪儒离休。陶绍毓任管局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9月管局党委开始培训基层后备干部,第一批基层后备干部班在赵光党校开学。
  9月北安垦区工运理论研究会成立,曹景春任名誉会长,白秉英任会长。
  9 月根据总局黑垦局编字[1988]15号文件《关于设立行政监察机构的通知》,管局成立行政监察局,局长张云虹,副局长刘延明。
  9月管局中心医院与吉林医学院联合举办二年制大专班,医疗专业招生92人。
  10月1日由基建处、工商物价局、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在北安联建的综合楼竣工,面积4500 平方米,8层,是当时北安市最高、最大的建筑。
  10月1 日台胞黄瑞璋携女儿从台湾回大陆探亲,到格球山农场探望胞弟、基建队退休工人黄瑞军。
  10月29日格球山农场乳品厂建成投产,日处理鲜奶20吨。
  10月北安农垦卫生职工中专与吉林医学院联合举办三年制函授大专班,招收医疗专业学生122名,护理专业97名。
  10月管局党委决定把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工作交给各级工会负责,要求工会把组织群众发展双体经济作为维护职工群众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起来。管局工会成立了双体经济办公室,主任刘铁楠。
  10月经总局验收合格,二龙山农场场直小学首批进入总局标准化小学行列。
  10月管局中心医院与吉林市肛肠医院合作开办联合医院,两院院长在协议书上签字。
  11月20日在总局商业系统青工技术比武中,龙镇农场百货楼铁凤影获点钞第一名,井丽娟获小商品计价第一名。
  11月北安管局成立微机室,隶属计财处,微机室主任李长青。
  11月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农艺师孙培乐,应聘到贫困的襄河农场任副场长。
  11月在省糖业公司召开的全省中型糖厂1988~1989年度生产期首月生产水平总结大会上,赵光糖厂在18个项目考核中名列第一,荣获金杯。
  11月管局通信处新增一台24路电话会议汇接机,结束了北安管局不能开电话会议的历史。
  11月格球山农场场部机关实行干部聘任制。
  11月北安垦区工会与省工交干部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企业管理大专班开学,来自垦区内外学员共51名。
  12月6~7日管局在北安召开双体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局领导马学利、申立国、白秉英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授予二龙山农场等8 个单位为发展双体经济标兵集体,工商物价局等11个单位为先进集体,姜永发等13人为发展双体经济标兵个人,郝占龙等32人为先进个人。
  12月15日北安垦区工会收到总局驻佳木斯8个单位捐献的救灾衣物6 740件及其他慰问品,当天将衣物及慰问品拨给龙镇、引龙河、龙门、襄河、长水河农场。
  12月北安管局成立资金办公室,隶属计财处,主任李颖囝,副主任于爱荆。
  12月赵光糖厂生产的晶花牌白砂糖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百兴牌药用酒精被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12月管局成立局直开发服务公司,为经济独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管理范围和职能是:管理铅印室、书店等原为机关有关部门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并负责考察开发力所能及的生产项目。经理姚宝仕。
  12月管局广播电视局在局机关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航天工业部南海机电厂产4.5 米板状),并筹建闭路电视台。红星农场、长水河农场分别于7月、9月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
  12月建设农场十二队与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建成菌肥厂。
  12月赵光、红星、建设、长水河、二龙山、龙镇、襄河、龙门、引龙河、尾山、格球山农场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土地详查)。
  12月管局统一制定了“农机田间作业收费标准”,下发到各农场。
  12月农垦商业公司黑河经销处及办事处在黑河成立。
  12月管局林学会成立,理事长王志学,会长张志俭。
  本年度全局深化改革,除龙镇农场外,全部实行场(厂)长、经理负责制,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襄河、赵光、锦河、长水河农场实行承包经营,公开招聘场长。职工家庭农场普遍结成生产协作体,规模、技术效益得到较好的发挥。工业产值创历史最好水平,扭转了亏损局面。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个体工商户达2 497 户,比上年增加71%.本年度在总农艺师王志学指导下,管局农业处制定了麦—杂—豆三区轮作农艺流程规范化措施,下发到生产队,促进了全局农业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本年度建设农场试种水稻成功,采取早育稀植人工插秧方法种植18亩水田,亩产555公斤。
  本年度引龙河、红星、格球山农场乳品厂分别建成投产,设备能力均为日处理鲜奶20吨。赵光农场乳品厂设备能力增加为日处理鲜奶40吨。
  本年度管局第一次进行全面的畜禽疫病普查工作。
  本年度根据劳动部劳人薪字[88]2 号、人薪发[88]22号文件精神,对从事教育工作的职工、医务战线的护士、助产士提高工资标准10%.本年度二龙山农场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农机管理标准化先进单位;赵光糖厂被农牧渔业部评为节能先进集体;格球山农场被评为全省环境建设先进单位;格球山农场被省绿化委员会评为全省最佳绿化单位;锦河农场、赵光糖厂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卫生文明村建设先进单位。
  本年度管局种子公司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克丰3 号,获农牧渔业部丰收奖三等奖;管局科研所陆弟主持培育的北丰3号大豆新品种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本年度赵光糖厂在全国中型甜菜糖厂行业评比中获第一名,被誉为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
  本年度赵光农场教育科被评为全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先进教研单位;管局中小学生代表队获总局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最佳演出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