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下序
第二章 工商运建服体制改革
章下序
1986年以后,随着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的不断发展,北安管局和各农场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下,围绕农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的需要,逐步建起了一批自给型和服务性的工商运建服企业,企业性质除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制外,绝大部分是全民所有性质。职工享受国家职工的各项待遇,劳动报酬以工资形式支付。这期间,大多数企业经营亏损。1986年,局直属工业产值只有3 949万元,企业利润只有37.5万元。场办工业亏损361 万元。商运建服企业经营状况也亏多盈少。进入“八五”计划时期以后,随着农垦事业的发展,局、场两级开始兴建一批具有商品生产性质的工商业企业。赵光糖厂生产能力日处理甜菜1 500 吨,赵光机械厂玉米收获机开始成批量生产。各农场先后建起了10个乳品厂,产值已达1.95亿元,实现利润达1 520 万元。其它场办工业总产值已达1 亿元,实现利润680 万,成为北安垦区的支柱产业。商业及流通企业发展也具有一定规模,1994年完成购销金额5.3亿元,实现销售利润达870万元。到“八五”计划末期,北安垦区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已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回顾10年改革的历程,工商运建服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五个过程,或者说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