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第五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第五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党的十五大以来,北安管局按照“抓大放小”的方针,加快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一部分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一批企业通过承租、转售、拍卖、破产等改制形式变为民有民营。截止1998年6月30日,全分局共有工商运建服企业157 家,其中大中型企业7家,小企业150家。7家大中型企业是:赵光糖业集团、飞鹤乳业集团、龙光机械制造集团、北垦物资集团、北垦建筑集团、北安油脂化工集团、北垦粮贸总公司。7家企业中实行股份制的5家,委托经营1家(赵光机械厂),承包1家(粮食总公司)。5家股份制企业拥有股本总额6 129万元,其中法人股4 734万元,职工个人股1 395万元,股东人数999人。
全分局有各类小企业150个,其中工业85个。在150个小企业中,实行租赁经营的14个,股份合作制31个,出售32个,拍卖3个,委托经营10个,民营5 个,承包43个,合并2个,破产 1个,停产9个。小企业“放小”改革面占小企业总数的94%,在小企业中,租赁企业租金总额为488.2万元。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本总额5 110万元;其中法人股2 072万元,职工个人股3 038万元;股东人数1 856人。拍卖企业成交价82.8万元;出售企业售价总额为1 532.08万元。
2000年,农垦总局下发了黑垦发[2000]7 号文件,即《关于深化垦区国有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北安分局认真贯彻总局7 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力度,到2000年底,3 家局直工业企业中,赵光糖厂正在实施破产,赵光机械厂实行了抵贷返租,油脂化工厂已被迫停产。57家场办工业企业有51家实行了整体出售,5家租赁经营,1家股份合作制。18家流通企业,局直4 家(物资、生资、粮贸、经贸),农场14家物资科(站),其中1 家股份制,17家承包经营,实行主渠道采购供应,生产队零件库已经全部取消或转售给个人经营。1 713家商运服企业已全部转为个体民营。13家建筑企业,整体出售2家,股份制 6家,承包经营5家。产权制度改革基本结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走在了全垦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