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系统化管理

第三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系统化管理



                   第一节 系统化管理
  为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适应北安垦区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保证北安垦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以尽可能少的耗费,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自1991年开始,在全北安垦区范围内,全面实施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和全面开展企业管理达标升级活动。活动方案由北安农管局制定,各企业根据管局出台的方案制定实施细则,层层落实管理办法,形成了一个“制度健全、目标合理、责任明确、管理严密、相互协调”的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体系,把北安垦区的企业管理逐步纳入到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领导机构
  管局、农场两级分别成立由局长、场长牵头,由副职主抓的“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办公室,负责实施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的组织领导、协调配合、跟踪问效、检查验收和监督考核的日常性工作。
  除了局、场(厂)两级建立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组织领导体系外,生产队(车间)也相应地建立了实施经营系统化管理组织。由生产队长牵头,吸收各主管副职及会计、统计、保管员、职工代表等人组成的“生产队经营管理委员会”(简称队管会),负责生产队各项管理的组织、实施、检查、考证等工作。
  二、任务与要求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10项内容:
  (一)计划管理
  各企业建立计划管理体系与监督网络体系。各项计划指标制定的科学、合理,并达到层层落实;上级下达的财务计划指标通过承包得到全面落实,使生产计划指标落到实处;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计划内不超支,不搞计划外基本建设;新上项目论证科学、可靠、有效益,列入年度投资项目有资金保证;购置农机设备做到先进、适用。按规定审批程序,严格小汽车管理。
  (二)劳动管理
  各企业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资源,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建立、完善企业劳动管理体系。做好劳动力的合理安排和使用,建立健全劳动生产定额管理制度;严格工资基金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工资基金的两级管理、三层调控的管理体制,逐步推行效益工资制;建立健全企业奖金管理制度,统一以效益为核心的年终奖励基金的提取与支付办法;实行固定工退休费和社会统筹,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制度和职工待业保险制度;搞好职工培训规划,稳定工人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各行业人员,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设备管理
  各企业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逐步把设备管理推向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抓好设备选型环节,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设备;合理配置设备,充分发挥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立设备更新制度,逐步淘汰技术状态差、消耗大、效率低的落后设备;建立健全设备使用、保养、维修制度和大修基金制度,保证设备完好率。
  (四)物资管理
  各企业强化服务意识,保证生产与建设需要,建立起物资管理目标责任制,根据年度生产需要,合理组织物资供应;实施物资消耗定额、储备定额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物资验收、保管、领发、盘存手续制度,明确责任,堵塞漏洞,降低损耗,避免损失浪费;严格物资采购环节管理,保证物资材料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禁止滥加价,统一运杂费、保管费用摊销标准。
  (五)科技管理
  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的引入、推广和普及,强化科技意识,积极推广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科技管理机构,全面开展科技管理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科技项目规划,保证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科学技术工作秩序,全面提高职工的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和应用水平,使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六)财务管理
  各企业建立起一套固定资产实物、价值双重管理体制,即实物有专人负责,落实保管、使用、维修责任,定期盘点;价值由财务设卡设账,实施财务监督;强化企业财务部门统一调控资金职能;严格履行管局关于结算的规定,强化结算管理,完善企业结算中心(资金办)资金限额管理体系;严格职工欠款管理,建立职工借款一支笔审批制度,借款范围有明确规定,公出报账还款及时,实行借款占用超期罚息制度(超计划还款期加倍收息);建立外部经济往来责任制,确定专人负责往来结算和尾欠回收;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取缔账外小金库,全面实行现金报审制度;完善发票管理,严格审查外部发票,杜绝假发票报账行为。
  围绕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行成本控制管理责任制,制定出完整的成本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强化统计工作,保证成本真实;搞好成本计划与成本预算,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加强成本核算,禁止乱挤乱摊成本,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有效控制成本。
  按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合理确定、落实基层利润承包指标,确保企业利润计划指标落到实处。基层利费指标确定的科学合理,对亏损企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扭亏规划,限期扭亏。按上级规定口径,正确计算营业外收支、政法和学校经费补贴,如实反映盈亏,杜绝虚报盈亏而截留收入。做好家庭农场利费收缴。企业包干结余计算正确,合理确定企业积累和职工消费。
  严格各项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标准,不得私自增加提留项目和标准,坚持先提后用原则,坚持自筹资金建设计划管理与项目审批制度。专用借款投资项目,必须要搞好论证,并应及时归还到期借款。生产队留成基金管理要完善提留、支出的审批制度。全面贯彻“定额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建立家庭农场资金往来与经营收支双重核算体系,强化家庭农场会计核算;以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能力与活化企业资金为目标,逐年提高家庭农场资金自理能力,完善家庭农场利费收缴与陈欠回收责任制;建立家庭农场自有流动基金、生产发展基金、储备基金提存制度,逐步增强家庭农场的经济实力与装备水平。
  各企业配备专职财务稽查员,全面贯彻《会计法》与《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实施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实施考核奖罚制度,把财务管理纳入依法管理轨道。
  会统队伍管理实行下管一级,建立“会计证书”与“统计资格证书”上岗制度;全面推行会计达标与岗位责任制度;严格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建立业绩档案,逐步推行专业职务升降、科技待遇去留和奖罚兑现与其工作成效挂钩的制度。
  (七)生产管理
  全面推行“科技兴农,管理兴工”战略,合理增加投入,坚持科学种田,大力推广新技术,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实行标准化作业,使常规生产措施规范化。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合理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制定出完整可行的生产发展规划,保证农、林、牧、工、副、渔各业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农机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农机标准化作业与科学耕作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整修、更新晒场、粮仓、粮食处理设施,扩大航化覆盖面积;抓好农机修配厂(所)建设,调整政策,加强领导,端正经营服务态度。完善培肥地力制度,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等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土壤改良,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后劲。
  加强种畜、种禽和鱼种基地建设,建设标准化畜舍,配套饲料加工和饲料青贮设施;加强草原管理和改良草场;建立健全畜禽防疫体系。
  加强工业生产管理,搞好技术改造,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保证原材料供应,保证生产达到设计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拓新市场,逐步建立起农工商三位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
  (八)产品管理
  各企业建立健全产品管理体制和场(厂)、队(车间)产品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制约的约束机制;严格农产品田间收获、运输、晒场环节的管理秩序;统一工农业产品验收、出库和销售结算单据与保管账卡,堵塞一切漏洞,保证产品的安全完整;建立健全工农业产品保管责任制度;实行生产队(车间)产品库向场(厂)产品管理部门和同级财务部门同时编报产品进销存月报制度。
  (九)质量管理
  各企业设置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定工业、畜牧业产品质量标准,把产品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创优升级活动同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质量计划落实同生产密切结合。各行业全面质量管理做到流程程序化、信息返馈系统化、指标责任化、活动群众化。
  (十)销售管理
  财务部门积极配合产品管理,销售部门积极开拓市场,搞好产品销售管理,促进企业及时取得销售收入,尽可能提高产品售价格,增加经济效益;树立市场观念,强化信息系统,不断开拓、占领市场,为企业生产经营实行产前产后服务;完善产品销售管理制度,建立销售责任制,搞活销售环节;严格产品销售合同管理,增强法律意识,杜绝合同漏洞造成的损失;强化销售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员业务水平,讲究推销艺术,积极收集情报,及时传递信息。
  三、奖罚办法
  为保证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全面得到实施,管局根据考核评比成绩,按年度实行奖罚。
  管理局各主管部门根据管理任务与要求,制定出有关项目的系统化管理验收评分标准,实行千分制考核(其中:计划管理100 分、劳动管理75分、设备管理75分、物资管理75分、科技管理75分、财务管理200分、生产管理150分、产品管理100分、质量管理75分、销售管理75分)。各项管理均达到标准分的80% 并总分达到900分为合格(达标);单项全部达标并总分950分以上为二级;单项全部达标并总分980分以上为一级;单项考核有一项以上不合格或总分899分以下为不合格单位。
  对于按规划年度管理达标的合格单位发给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证书。对于单项全部达标、总分950 分以上达到二级或一级的单位,颁发企业管理升级证书;对按规划提前达标的企业颁发合格证书和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先进单位奖状。对于企业经营系统化管理按规划年度未达标或未升级的企业,第一年扣罚企业5%应兑现奖金,扣罚企业主要领导10% 年终奖金(无奖金的扣罚5%年度基本工资);第二年后仍未达标或升级的扣罚企业10% 应兑现奖金,扣罚企业主要领导人20%的奖金(无奖金的扣罚10%年度基本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