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外贸 外事 外经

第二节 外贸 外事 外经



               第二节 外贸 外事 外经
  一、外  贸
  (一)管理机构
  1978年 7月,北安农管局正式设置外贸处,各农场设立了外贸科(多数农场外贸科与粮食科合署办公),初步形成了北安垦区的外贸系统。1985年,改为黑龙江省北安农场管理局对外经济贸易公司。1992年,与粮食处(局)、粮油公司合并,组建北安农场管理局粮贸总公司,内设 9个科室,即:政工科、计财科、审计科、检验科、粮油食品科、土畜产品科、粮政科和边贸科及办公室;下辖10个经营单位,即:北安分公司、北安农垦粮油公司、赵光分公司、龙镇分公司、孙吴分公司、大连分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秦皇岛分公司、黑河北垦外贸公司和北安市境内的天龙宾馆。历任粮贸总公司经理(处长)是:王金福、高毅、谭福新、马凤鸣、徐达忍;历任副经理(副处长)是:贾铁本、赵景文、李万全、蒋正国。
  (二)基础设施建设
  北安垦区外贸业务(粮贸总公司)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原始积累也比较快,将北安垦区生产的小麦、大豆等农产品源源不断的销往各地,企业获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截至1998年,先后在赵光、龙镇、孙吴等地建设了14 000平方米的专用仓库,拥有 9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形成了购入、仓储、发运比较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1998年以后,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设施有的在产权制改革中出售抵债,有的经上级主管部门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划转给其他部门。
  (三)经营方式
  1992年,粮贸总公司组建以后,按企业管理方式运作,行政上归北安农管局主管,经济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由原来的行政服务型变为经营服务型。原来专项组织北安垦区生产的大豆对外出口贸易业务,转为以农产品为主兼营其它土产品和加工产品,内外贸易同步发展的贸易企业。粮贸总公司采取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管理方式,即由总公司统一制定经济指标,按核算层次下达到各经营单位,采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方式,以及定额上缴超收分成的核算办法。
  粮贸总公司在经营中,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核算制;企业经营利润分配办法;行政管理制度;产品购入、检验、发运管理制度等。
  粮贸总公司组建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曾经创造了辉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由原来的统购统销变为市场配置,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经济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粮贸总公司所属的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已不相适应,企业人员的思想跟不上形势,关键时期决策层失误,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量终被市场经济大潮所淘汰。1998年粮贸总公司被迫实施剥离破产。
             分(管)局粮贸总公司经营状况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3-47                                单位:万元



  
  二、外事 外经
  (一)管理机构
  为了加强北安垦区的对外交往,促进招商引资工作,1988年北安农管局设置了外事外经办公室(处级)。随着外事外经形势的不断发展,1992年北安农管局外事外经办公室改为北安农管局对外经济协作办公室(简称“经协办”),不久又改称北安农管局外事外经办公室(简称“外事外经办”)。主要业务是负责外事和对外经济贸易及合作工作。北安农管局所属各农场也都在2000年前,按要求指定了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外事外经贸工作。大部分农场将此职能设在了农场的工业科或粮食科内,有一部分农场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并设置了专职工作人员。历任北安分局外事外经办主任(副主任)有:宋乃春、李德荛、葛景顺、徐达忍、王君权。
  (二)外经贸活动
  1988~1989年间,北安垦区对外经贸合作工作发展的很活跃。1988年北安农管局和尾山农场分别与首都钢铁公司生活委员会和日本国福冈县广松养殖场洽谈合作业务,经过近一年的洽谈协商,两个项目于1989年达成协议。首都钢铁公司向北安农管局投资 1 350万元(其中:无偿投资520万元,低息借款830万元),用于北安农管局低产田改造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北安农管局从1990年开始,每年向首都钢铁公司提供 2万吨大豆商品粮,按市价格出售。合作期为10年。1989年,中日合资天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尾山农场成立,该公司是北安农管局尾山农场与日本国福冈县广松养殖场合资开办的,是北安垦区第一个“合资企业”。
  (三)外事活动
  外事外经办在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的同时,还多方与外界各种关系取得联系,促进北安垦区与外部世界的进一步交往。近10年中,共组织30余批、近 300人次参加国家、省和农垦总局或自行组团赴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港澳地区考察和洽谈合作事宜或培训,与外界交流了思想、开阔了眼界。还有10余次、50余人参加国际青年农民交流项目,赴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实习工作,归国后大都有所成就,有的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为北安垦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990年 9月24日,二龙山农场场长王广礼随中国农垦进出口总公司考察团赴苏联考察农业机械;1992年 9月,长水河农场场长郑作栋随农业部农垦司考察团赴加拿大考察农业及牧业情况;1993年8月,北安农管局党委书记马学利、副局长李颖囝、外事外经办主任葛景顺等5人赴俄罗斯考察;1993年 9月,赵光农场场长张忠廷、格球山农场场长安立枫、龙门农场场长高毅随农业部农垦司考察团赴加拿大考察农业牧业;1994年7月,北安农管局利用加拿大政府500万美元贷款引进30台大型收获机、70台自走式割晒机到达北安垦区。
               分局各单位驻外机构一览表
                  (2000年) 表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