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初级卫生保健
第七节 初级卫生保健
第七节 初级卫生保健
北安管局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始于“七五”期间。1986年成立了北安国营农场管理局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各农场也相应地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规划,不断加快初级卫生保健达标进程。1992年,管局制定印发了《初级卫生保健“八五”期间规划目标》。1998年,分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北安分局“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评价标准的通知》。各级党政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目标和经济发展规划。经过10多年努力工作,截至1998年完成了初级卫生保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卫生事业的拨款占农场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1996年为3.56%,1997年为3.19%,1998年为3.46%;农场人均占有卫生事业费50元以上。
健康教育普及率达 85%以上。各农场卫生科、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办和生产队卫生所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疾病防治、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达100%。
生产队卫生所覆盖率达 100%。其中,卫生员工资待遇得到合理解决的生产队卫生所占70%;卫生员业务培训考试考核达100%;甲级卫生所占76.87%。1998年,全局已有甲级卫生所236个。
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1986~2000年,管局卫生局先后举办了 4期初级卫生保健学习班,培训人员达1 000多人次,人均接受培训达2.5次。基层卫生单位加强了岗位练兵活动,“三基三严”训练考核达到100%。
集资医疗保健覆盖率:全分局劳保医疗、医疗保险和单项保健保偿,覆盖率达70%以上。
“安全卫生水”普及达80%以上。全局改水受益人口12.5万人。其中,饮用自来水的占92.9%、小口水井占1.5%、其它5.6%。改造水井 169眼,总投资3 846.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47.5万元,农场投资2 398万元,个人投资601.2万元。
公共“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8.7%以上。全局新建公厕319所,总投资 871万元;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30%以上。
食品卫生合格率:食品生产、经营受检合格率达85%;食品卫生合格率达85%;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达100%,体检合格率达90%,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调离率100%。
婴儿死亡率:1992年是14.34%,1994年是9.35%,1996年是7.7%,1998年是4.7%。儿童系统管理率:1992年是95.39%,1994年是92.92%,1996年是86.32%,1998年是95.11%。
孕产妇死亡率:1992年是11.03%,1994年是0,1996年是0,1998年是0。新法接生率:1992年是100%,1994年是100%,1996年是100%,1998年是100%。住院分娩率:1992年是98.08%,1994年是96.42%,1996年是97.18%,1998年是99.2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992年是97.19%,1994年是98.40%,1996年是97.31%,1998年是96.51%。
儿童“四苗”单苗接种率97%,儿童“四苗”接种建卡率98%。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995年总发病例数是297人,总发病率157.4/10万;1996年总发病例数335人,总发病率148.3/10万;1997年总发病例数595人,总发病率267.3/10万;1998年总发病例数537人,总发病率241/10万。
地方病患病率:碘缺乏病,1986年是5.71%,1991年是0.68%,1996年是0.13%,1999年是1.70%;氟斑牙,1986年是0,1991年是5.77%,1996年是6.3%,1999年是5.35%;大骨节病,1986年是7.16%,1991年是1.3%,1996年是1.3%,1999年是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