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简介

第三节 简介



  满族
  场内满族分佛满洲、伊彻满洲两种。“佛”、满语旧的意思,佛满洲是指旧女真族,“伊彻”、满语新的意思,伊彻满洲是指归附清朝的达斡尔、蒙古、索伦(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
  据民国五年版《爱辉县志》记载,县内满族姓氏共有31个,这些姓氏音节都比较多,如吴子哈拉氏、富察哈拉氏、葛哲勒氏等。这些满族姓氏在清朝末年以前都改为汉字姓氏。多以谐音取姓,即在满族的多音节姓氏中取其中一个音节作为汉字姓。如吴子哈拉氏改为吴姓,富察哈拉氏改为富姓。场内满族现有富察哈拉氏富姓、吴子哈拉氏吴姓、葛哲勒氏葛姓、瓜尔佳拉氏关姓、尼玛奇氏杨姓、恒奇勒氏何姓、萨克达氏臧姓、他拉哈拉氏祁姓、依尔库勒氏于姓、扣代氏孔姓、宁古塔氏宁姓、图莫图氏佟姓、蒙棍氏莫姓、郝业氏赵姓、巴林哈拉氏白姓、那拉氏钱姓、倪姓等17姓氏。  
  满族人长时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过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都有严格的规矩,解放以后,风俗逐渐改变,现在与汉族风俗大体一致,只保留一小部分满族风俗,如中老年妇女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年长者喜欢用长杆烟袋吸烟。禁食狗肉,禁戴狗皮帽子,死了人,从窗户抬出,不准走门。棺材盖是屋脊状尖形,逝者入棺下葬前要抬棺材在墓地绕三圈。双日不埋死人,横死(非正常死亡)的不入院,不入祖坟等。满族人信奉萨满教,祭祖、禳灾都搞跳神活动。这种活动五十年代初就绝迹了。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场内已无人识满文,一些老年人在使用汉语的同时,仍夹用少量满语,年青人已不会说满语。
  达斡尔族
  场内达斡尔族久居此地,是老爱辉县当地民族的后代,现在的达斡尔族都不用原来的姓氏,而取原来多音节姓氏中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改为汉姓,如索多尔改为姓索,吴力斯姓吴,也有把原姓词意泽为汉语,再采用同音的汉字称呼,如“敖拉”词意为“山”,再把“山”改为“单”。场内达斡尔族有德苏勒氏德姓,郭苏洛氏郭姓,何音氏何姓,沃勒氏沃姓,敖拉氏单姓,吴力斯氏吴姓。  
  达斡尔族老年男女旧时喜欢穿长袍,但已逐渐减少,达斡尔族有自己的浯言,老年人会讲本民族语言。各民族人口分布情况(1982年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