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踏荒建点

第二节 踏荒建点


准备工作 1949年7月,青干一团接到建设农场的通知之后,团党委派以张庆海为首的30多名干部到国营宁安机械农场学习经营管理;宁安解放团组织排以上干部到宁安农场参观学习。
  在思想动员的基础上,组织学员锻炼臂力,以适应开荒生产。方法是:在木杆的一端绑上砖作刨镐的运动。先是绑一块,以后逐渐增加,最后绑上三块砖能连续刨100下,为开荒奠定了基础。
  踏荒 1949年8月下旬,房定辰政委带领付奎义、贺仁杰、尤成江、警卫员历德福及勘测队张葛、王守庭、李光祖、许燮漠、李天爵、欧阳官等十多人去密山踏荒勘测。到密山后,由地方政府派一辆四轮马车把勘测人员送到杨木岗村。政委骑马踏查了杨木岗、马家岗、板石村等周围的荒原。踏查目测之后,房政委与警卫员回牡丹江,其他人留在密山勘测。二十多天后,密山勘测组接到团的通知:不在密山建点,可能到盘锦去建点,因此勘测组又回牡丹江待命。这时,房政委到军区政治部开会,改在北安德都地区选点建场。9月中旬,由麻继先副政委带领付奎义、贺仁杰以及勘测人员来到二龙山地区,先测车站附近一片,定农场屯为团部所在地。
  1949年9月下旬,麻副政委又带领农业、后勤、行政人员张海富、李成栋,杨荣福、王吉汉、于生智,康殿义、温玉春、孙玉成、于赢波等人去二龙山查看。
  10月上旬,政委房定辰带领张天陶及警卫员去二龙山查看,住在老郑家,经过查看, 后决定在二龙山建场。
  成立临时团部 10月下旬,由副政委麻继先、政治部主任丁梅堂带领部分供给和行政人员到北安北岗(现地区配件公司东南角)成立临时团部,指挥建场工作。
  建点 1949年10月中旬,青干一团三大从七中队队长陈林、指导员张忠信、率领学员150多人乘车来到北安。第二天,他们就背起背包和行军锅,行军到二龙山屯所予定的所谓驻地,其实是一片荒野,连一个挡风的地方也没有。他们行军一天,没有休息便马上四处割草,拣树枝,烧火取暖。他们就靠这“火烤胸前暖”,露营了一夜。第二天刚一蒙亮,他们就割草的割草,伐木的伐木,用半天时间,盖起了第一个茅草棚一一二龙山建场的第一个居住点。他们定居后,任务是打草、伐木,按照规划盖草棚子,准备明年大批人马来时的住处。经过一冬的战斗,盖起150多个草窝棚,胜利完成了任务。



  1949年11月,青干一团直属运输六连指战员(没有学员)40多人,警卫排20多人,大车20台,来到二龙山的五部落建第二个点,首先用木板盖一个马棚。运输连协同七中队运输物资,警卫排负责安全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