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档案

第二节 档案



  1985年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农场领导的重视下,改观很大。有了整洁干净的档案库房和比较先进的档案装具密集架(现5 列)。库藏档案门类齐全,检索工具方便易找,档案人员晋升了专业的技术职称,享受了相应的科技人员待遇。档案管理也基本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1988年国家颁布实施《档案法》以后,农场先后成立和调整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健全各项制度。如:档案室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查阅档案制度、档案材料销毁制度、图样修改补充制度、财务档案移交、接收制度、档案保密制度,同时还建立了90多人的基层兼职文档人员队伍,并对兼职文档人员进行了《档案法》、《保密法》和《文书学》、《档案学》系统培训和业务指导,加强了基层文件归档的“五统一”管理办法。即:收文登记簿、文件处理单、卷内目录、卷皮、卷绳。
  1996年以后已开始使用无酸卷皮装订,使案卷外观更加符合国家要求。1994~2000年实行财会档案移交接收制度,财会档案的按期移交接收,为利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堵塞了很多漏洞。近些年,单是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年平均在183 人次,调卷518 卷,其它档案年平均利用127 人次,调卷713 卷。
  目前,农场综合档案室面积为200 平方米,室藏各类档案34521 卷,其中文书档案2268卷、科技档案636 卷、会计档案31321 卷,资料296卷册。其中照片32册;声像档案20盒;底图508张;还有人事档案15244 卷册。1989年7月3日销毁1967~1975年财会档案3578本。1989~1991年农场档案室被北安局授予档案先进集体。1990年根据企业档案管理升级标准,农场的档案管理升入省农场总局级先进标准,同年11月,晋升省级档案管理先进行列,由省档案局发给《企业档案管理合格证》,并刊登在1991年1 月20日的《黑龙江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