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以劳养武与科技之冬

第五节 以劳养武与科技之冬


一、以劳养武
  (一)1986年春农场武装部开展以劳养武活动主要项目是利用弹药库房区养貉、麝鼠等,投资3 万元,当年冬季出售种貉50对,收入3.3 万余元,新购入麝鼠50对,新建养鱼池4 个,面积1 公顷。
  (二)1988年以劳养武规模不断扩大,调入4 名工人,专职从事以劳养武工作,并从基层调入1 台28胶轮车搞运输,徐振林负责28胶轮车;张云海、刘利国、石玉山负责饲养。当时除养貉、麝鼠外,还养了母猪、鹅等,规模较大,发展很快,收入不断增加,当年获省农场总局级以劳养武先进单位。
  (三)1989年以后因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养殖业逐年下滑,以劳养武因管理不善等原因,种貉、麝鼠存栏大幅度减少,以劳养武活动终断,人员另行分配。
  (四)1994~1995年根据现有的条件,在原有的养鱼池投入鱼苗200 公斤,栽龙垦特大杏树180 余棵,养鹅65只,收入0.7 万元。
  (五)1996年由于农场改革力度加大,武装部决定对现有的库房对外出租,由杨建新承包10年,每年收入0.1 万元。
  二、科技之冬
  (一)1986~1989年农场武装部组织全场青年民兵广泛开展“科技之冬”活动,每年参加科技之冬活动的青年民兵达500人。主要采取办培训班、电视广播讲座,组织先进典型做巡回报告,搞试点等。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涌现出了养牛致富的民兵杨世平,养鸡致富的女民兵刘双凤等,农场武装部被评为二、三、四届科技之冬先进单位。
  (二)1990~2000年科技之冬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每年参加科技之冬活动的青年民兵达6100人。在民兵中开展了“六带头”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被北安局评为养殖能手常成志、景玉福、张爱军。种植能手崔凤章、科技能手路平安;使广大民兵成为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