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税务

第三节 税务


一、国税
  1970年始建德都县税务分局二龙山税务所,负责人是赵艳友,税收员有:金士成、郭云珍、周改桥,4人均是农场分出来的。税种是工商统一税,管辖范围有:二龙山农场、凤凰山农场、讷谟尔公社。
  1980年所长是李春和,税务人员共5人。
  1983年税务所改为税务分局,局长为股级,局长是依德祥,招收第一批通过考试录取的税务干部4名是:王子文、孙会良、张忠学、蒋建中,税务人员共8人。税务局搬到二龙山屯车站附近(原分理处)。
  1984年又调入陈树生、鲁成荣、韩宣增3名税务人员,税务人员增到11人,局长是依德祥。这一年是实施第二步利改税,由工商统一税改为:产品税5%、营业税3%,所得税根据年末盈利情况计算,这一年税收任务34万元,超额0.2万元完成。
  1985年10月李久田任局长,开始纳税大户造纸厂被列为减免税行列,连续免税3年,但是还是超额05万元完成40万元税收指标。
  1986年局长是王凤岐,人员编制仍为11名,下设副股级的股长,完成40万元税收指标。
  1988年局长是马玉山,编制为16人,又调入杨伟强、丁戈、张宏伟、赵淑芬4名税务人员。当年10月税务局搬进办公楼。12月份国家文件规定增加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征收。12月份税务局同农场教育科、中学、二龙山石油、燃料等单位进行篮球和乒乓球友谊赛,使税企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完成80万元税收指标。
  1990年4月张迁任局长,半个月后去齐齐哈尔市学习,副局长赵德远负责全面工作,赵德远带领税务人员参加了农场麦收工作之后,9月份李君任局长,人员编制为16人,完成100万元税收指标。
  1994年进行税务体制和税制改革,体制改革分为国税和地税两个局,税制改革取消了产品税、奖金税、能源基金、预算调节基金,国税局只增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其余的地方税由地税局负责征收,马玉山任国税分局局长,人员编制为8人。完成143万元税收指标。
  1997年杨伟强任分局长,人员编制7人;完成151万元税收指标。
  1999年杨臣任分局长,人员编制6人,完成163万元税收指标。
  2000年杨臣任分局长,人员编制为6人,完成234万元税收指标。
  二、地税
  二龙山地税分局于1994年9月份组建,隶属于五大连池市地方税务局,是驻农场国家执法机关,办公楼在农场市场附近的邮局对面。局长李君,人员编制11人,干部8人,临时人员3人。李君任第一任分局长至今。担负着为国家征收各种地方性税收:企业的申报、纳税、征管、检查等;征收的税种有: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以及同税收相关的税法的宣传、税法的执行、税法的处罚。征收的范围:二龙山农场、二井子镇、讷谟尔乡、凤凰山农场。
  1995年完成国家下达给分局的税收任务80万元。
  1996年国家下达的税收任务为90万元,农场应上交的税收指标为55万元,但是实际农场超计划1万元,完成上交给国家的税收任务指标,使地税分局超计划完成了税收任务,这是以农场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帮助是密不可分的。
  1997年国家税收政策又有了新的规定,从1月1日起个体私营业户的征收征管由地税征收管理,具体行业是:饮食业、服务业、交通业地税100%征收管理,其它行业分为国税征收60%、地税征收40%,分别上缴中央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全年地税的征收任务为100万元,农场各企事业单位上交税收为35万元,农场个体业户上交税收为25万元。
  1998年国家交给地税分局的征收任务仍然为100万元,可是农场连续2年农业生产受灾,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场办企业面临着破产、改组、成立股份制等,个体经营业户的效益随之也太差,这就使二龙山地税分局完成征收任务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但是由于地税局全体税务人员努力圆满完成100万元的征收任务。
  1999~2000年征收任务90万元,完成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