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环境建设管理
第三节 环境建设管理
一、1988年按居民委进行正规划管理
重点对场区居民街道垃圾定点堆放,按时清理,制定居民区环境管理须知。1988年配备管理人员15人,环卫员45人,农场采取企业垫付,个人自筹购买8台小四轮垃圾车,当年农场出资28.56万元,对全场场区道路全部维修一遍。
二、1990~1991年彻底治理脏、乱、差环境大会战
为了加快对居民区进行规划改造,组织了2次全场性的大会战,重点抓修路、植树、清沟、清运垃圾等项工作,并且安装了垃圾箱147个,新建厕所3个,场内主干路铺上沙石,并在部分路段安装上路灯,农场又投资85万元,用于场部区环境建设和总体规划的第一期工程。为圆满完成这一规划的实现,农场党委非常重视专题研究落实具体措施和任务,农场专门成立了会战领导指挥部,农场领导亲自指挥,并抽调3个科级干部组成会战办公室,街道办是农场一个职能部门,负责全场街道管理工作,农场下发了环境建设的标准和实施方案,大干3个月,彻底改变了场部区的环境面貌。
(一)家属区道路标准:
1、路面平整,路肩整齐,路基稳定,排水畅通,无杂物,无积水;
2、路面宽3.5~4.5米,路面无坑槽,无车辙,拱度达到4%;
3、排水沟上宽1~1.5米,深不小于40厘米,底宽不小于40厘米,边坡不小于1∶1.5;
4、道路顺直,线条清晰;
5、道路两侧栽树,门前种花。
6、场部区街道管理标准必须达到“五化和五条线”即住房规整化、路面沙石化、路旁绿化、畜禽圈养化、垃圾粪便专人专车管理化;房舍一条线、道路一条线、障子一条线、树木一条线、排水一条线。
(二)居民门前“六包”:
1、一包绿化管理,住户负责自家门前树木管理。浇水、看护、保活,住户门前树木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死亡的,每棵树罚住户25元,并负责重栽。
2、二包卫生,住户管理好门前道路,排水沟的卫生工作,不准乱倒垃圾,脏水等杂物,卫生不合格,罚住户10~20元。
3、三包种花,住户门前树空内种花由各住户自己种,花池长为2米,宽40厘米,用砖头围起,花种自筹。
4、四包畜禽管理,各住户家鸡、鸭、鹅、犬、猪实行圈养,不准出院否则一律捕杀,对大中牲畜(牛、羊、马、骡、驴)也要实行圈养,不准散放,放牧时牲畜必须牵放,不准散赶,违者罚款100元,粪便必须在院内和指定垃圾地点堆放,不准在院外和其他地方堆放,违者罚款50元;并负责立即清理,如重犯加倍处罚。
5、五包治安管理,各住户治安防范要达到“五无”:无赌博、无打架斗殴、无盗窃、无传播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无火灾。
6、六包路面,路沟清洁无杂物,路面保持洁净,平整,不能堆放任何杂物,住户门前路面路沟不干净,有杂物,罚住户5元。
(三)对居住在场部区盖房、修房的管理办法
对住户盖房建筑材料的堆放,进重车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建房按面积每平方米收缴10元的道路占用和损失抵押金,建房户必须严格按照街道办的要求和规定,堆放各种建筑材料,建房结束后,道路修复好,路面清理干净,经街道办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退回抵押金,不合格者,视情节扣罚部分抵押金。
(四)车辆管理标准和办法
1、场直各单位及个体养车户的各种车辆(不包括三轮摩托车),一律不准停放在居民区,更不准存放燃油。
2、需进入居民区装卸货物的车辆,必须经街道办主任和委主任批准,签发通行证后,方可驶入居民区,对于未经批准,擅自驶入居民区的车辆,每次罚款100元,对不听劝阻,无理取闹的加倍处罚,并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
3、对经批准后驶入居民区的车辆,造成路面损坏的,由车货主及有关人员按经济损失赔偿。
4、经批准驶入居民区拉烧柴的车辆,必须将所用的路段清理干净,否则给予车货主20~50元罚款。
5、雨天原则上不发放通行证,但因特殊情况,必须驶入居民区的车辆,由车货主缴纳每台30~50元损伤费,方准驶入。
6、畜力车辆和小四轮必须停放在养车院内,否则每次罚款20元,雨天不准在居民区内行驶,否则每次罚款50元。
7、凡全场各居民区内的机动车辆,必须驶离居民区,否则每超过1天每台车罚款50元,停放地点,由本单位想办法解决或自行联系停放,否则由交通管理部门强行驶离,加倍处罚,并掉销所有证件。
8、外来车辆需临时驶入居民区的,必须经批准,发放通行证后,方可驶入,否则按本规定收缴居民区道路损伤费和管理费10~20元。
9、车辆管理由交通科、交警队、街道办共同管理。
经过努力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共扒掉影响整体规划的仓房107户,柴草垛171个,街道两旁植绿化树0.89万棵,清除垃圾1.5万立方米,拉黄土0.26万立方米,沙子0.73万立方米,拉风化石3.5万立方米,石毛1.5万立方米,居民区修道21公里,新开居民区道路6.5公里,清沟9.7公里,下涵管673根,新安装路栏杆127个,安装垃圾箱147个,新修厕所3个,主干路21公里全部铺上了沙石,达到三级公路标准,5个委达到了格球山农场的标准,场部区散放畜禽现象得到了控制。仅会战全场出动人工3.68万人次,出动车辆0.4万台次。
当年评出五好家庭206个,光荣户146户,文明户167户,文明街道5条,文明委1个。
三、1994~1998年环境建设再登新台阶
(一)1994~1995年农场投资80万元,建3处共占地2.8万平方米的景观,景观小区设置活动设施、场标、雕塑名贵绿化树、草坪、石板等基础工程建设。
为了提高全民环境建设意识,农场采取了在场部的各单位和住户,各分场和生产队及街道办所管辖区的住户,都有义务为场区和本单位家属区的美化、绿化、香化、净化和规范化做贡献。各单位主要领导都要亲自挂帅,实行领导包职工,职工包住户,学校包学生,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
1995年各单位与街道办共管区域划分
第一居民委东部医院
第一居民委西部中学
第一居民委南部乳品厂
第二居民委电讯公司
第三居民委实验站
第四居民委十队
第五居民委加工厂
第六居民委修配厂、机关
第七居民委大集体、工程队
第八居民委供应站、林业科
(二)1996年农场跨入省级文明先进单位,街道办被北安局评为文明标兵单位。
(三)1997年因街道人口在逐步增多,由原来1996年4个居民委划为7个居民委,选拨了2名年轻的居民委主任,与安全小区创建工作同步管理。1998年根据场区实际情况,重点清除场区停放各种大型车辆,由主管副场长于忠华带队,派出所、街道办、巡警队、交警队、交通科、公路组成的联合清理车辆组织,清除大型车辆40台,统一停放在货运站院内,使场区道路无损害,保证场区道路平整、畅通,并成立城管大队,办公室设在街道办,队长由公安局民警李伟担任,组员安兵、齐军。
四、1999~2000年进一步加大农场小城镇建设步伐
(一)把街道办改为科办合一的管理体制(环保科、街道办)增加了管理执法力度,同年对场部区主干公路取消了由公路、街道统管的局面,把场部区的主干公路划分给场直各单位作为环境工作分担区,从此结束了路边路沟无杂草的局面。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环境建设全民建、大家管的原则。
(二)在街道卫生管理中,重点围绕:净、齐、路、树、花、草、型7个字进行,农场党委专门下发了《关于落实单位、居民住户门前‘六包’的通知》,结合这一通知精神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街道办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1、居民区主街巷道全部取消了维持10年之久的垃圾点230个,采取各户门前放置垃圾筐,环卫员定时清除的办法,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际运作,效果非常好。
2 、重点在清理死角,死面上下功夫,清除障碍物210 处,修建新厕所5 个,新开路面26条,投放人工1.44万个,车工0.16万个,拉出垃圾0.65万车,垃圾总量0.84万立方米,植树0.17万棵,清沟41公里,场部区种花28万棵,景点育花苗0.7 万棵,换新涵管60根,拉风化石0.06万车。3 、抓好街道管理工作,做到月抽查,季检查,年终总评的办法,真正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建设的工作氛围。
(三)十项工作重点:
1、按着环保工作要求,街道办健全组织,有规划、有制度、有环保员、有垃圾车、有有机肥场,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环保纪念活动,白色垃圾回收率90%以上,无三次污染。
2、道路管理主街巷道路面平整,沙石适宜,路沟整齐,排水畅通,路面路沟整洁,无垃圾杂物,路沟至栅栏边、房屋也无杂草,路标宣传版牌清晰醒目。
3、花草树木管理,绿树成行,缺树需补齐,花色品种不单一,设计有特色,整齐好看。
4、畜禽管理,居民区内无畜禽散放,全部实行圈养,大牲畜放牧走指定路线,不准拴在临街主巷道上,栅栏外树木上。
5、大中型车禁止停放在场区内,雨天不准各种车辆出入居民区,违者罚款。
6、柴草区的管理,居民柴草区规范整齐,居民区院内、院外不准有大的柴草堆、木头堆、障碍(沙、石、砖等)及时清理,保证仓房、圈舍棚栏整齐一线。
7、全面搞好净化、不留死角,死面,无散乱垃圾无白色污染物,无畜禽粪便堆,路面上的畜禽粪便及时清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拉出去的垃圾不准乱卸,应集中到有机肥统一堆放。
8、污水管理,环保员要及时管理各住户,按要求倾倒污水,不准有杂物、果皮、菜叶、包装袋、蛋皮等。
9、冬季积雪管理,大雪过后要及时清理,造型成行、成线、路面、路沟、积雪要清理到路沟内侧或林带内、栅栏边,雪大影响路面通行要及时运出。
10、厕所管理,做到两勤(勤打扫、勤清理),三净(脚踏板净、掏粪口净、过道挣),三无(厕所旁无垃圾、无杂草、无积水坑),四有(有墙、有顶棚、有窗、有脚踏板),一保持(常年保持清洁),无乱写、乱涂、乱画、乱贴。住户自用厕所及时清掏,不准将粪便流放在街道上,清理出来的粪便埋在自家园子内或清理到公用厕所去。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从冬季积雪造型到春季净化植树,从夏季种花铲草到秋季管理,环卫员们起早贪黑,本着“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精神境界,在装点着龙山,使场区基本上达到了农场党委提出的让龙山洁起来、美起来、亮起来的目的,在鲜花盛开的秋季,开展了一街一品,一道一色的花卉评比活动,从而增强了街道花草特色管理,使场区环境工作上了档次。